第1503章 购机

谍海孤雁 怕热胖子 2176 字 2天前

考虑了下,林默给出推荐,三发四发的几款双体水上飞机,飞船型水上飞机,是靠机体提供浮力,不宜在机体下部布设舱门用于投靠。

而侧开比较麻烦,翼下又挂不了太多,尤其机体机翼小的单发、双发水上飞船,其更适合作为侦察、巡逻等用途。

而双体机,舯部机翼,便有很大的承受力及空间,可挂载或内置弹舱携带越器,两个机体,也有很大空间进行改装。

所以,林默推荐那两款三发及那款四发的双体水上飞机,其机体大部分通用,发动机也是同一款,维护保障相对简单一些。

其机身相对较小,对起降条件也相对较低,国内多数湖泊,大的河流水域,都能满足起降要求,使用起来相对方便。

最主要的,其造价也相对经济一些,三四十万的水平,舟艇部队这边能负担得起来,尚可的航程及挺可观的搭载能力,足以满足国内需求。

小主,

不过,这位还是让林默介绍了其他机型,林默也没劝阻,相对客观的介绍了性能这些,不过其价格及使用成本这些,还是着重提醒了下。

最终,其采纳了林默建议,选了四发及一款三发的,三发选的是背负式,这位也认为,操控性远比纸面性能重要,毕竟装备性能需要人去发挥出来。

不过林默也给出建议,机舱加装后推的较小马力发动机,不用担心过热问题,增加的重量及燃油消耗也在可控范围,应该能在保证航程不受太大影的条件下,增加此款飞机的航速等机动性方面的性能。

其采纳了,三发变六发,不过其他的都基本维持不变,不过其也未完全采纳林默建议,十发双体飞船及两Do-X的改型,其也决定采购。

既然决定了,林默自然不会再去反对,这种事,别人没开口,也轮不到他替别人做主,不过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到。

林默换了套说辞,表示,搞敌人的机会不多,买大飞机,逮住机会便夹记狠的,也是不错的方案。

不过,大飞机起降要求较高,需要提前测量收集水域讯息,规划众多起降场与藏身地,避免没飞起来便被敌人搞了。

另外,若订便多订,且尽快进行交付,否则一旦战事开启,大概率会碰上各种麻烦,最终想交付到手,还不知要等候年马月。

当然,公司产能并非无限,所以林默建议,订购的数量,最好在半年至一年内能达到的,再多的,等交付后再谈。

当然,流水线作业在国内林家产业中颇为成功,供应链林默又一提再提,林家也颇为重视,而两样都在飞机分司铺开,所以产量也不算低。

原三发及四发的多款机型,甚至其他双体飞船,多数部件通用,所以已构建出极完善扎实的供应链,且有多条流水线,还可互相调配人员甚至调整产品线,全力生产,半年几十架轻轻松松。

Do-X的两素改型,众多零部件与材料这些,供应尽量与机型保持一致,蹭了其他产品的供应链,问题也不大。

也构建了流水线,但终究是大机型,建造较为繁琐,好在有航空公司对二者感兴趣,所以是各构建了一条专门产线,全力生产,年内每款出产十几架应该能达到。

另外,除了前来参展的两架,公司还已下水三架六发的,二架十二发的,且产线上,还有几架在低速制造着,确定订单后全速生产,半年内应该能各交付十架左右。

至于为何未确定订单,公司便开通产线制造?一方面,产线是可以调整的,后期调一调,便可转产其他机型。

另一方面,其是专门的水上飞机制造商,这些是关键业务,为维系供应链、产线及留存工人,不生产,难道闲置着白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