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试探与惊闻

对弈江山 染夕遥 3771 字 2天前

轿子微微晃动着,在整齐而沉重的马蹄声和甲胄摩擦声中,平稳地向前行进。

轿厢内,苏凌并未如寻常被“请”之人那般坐立不安,他背靠着柔软的轿壁,双目微阖,似在养神,但整个人的感官却提升到了极致,仔细地捕捉着轿外的一切细微动静。

片刻后,他看似随意地、用指尖极轻地掀开轿窗一侧那厚重的青布帘子一角,露出一道不易察觉的缝隙,目光透过缝隙,冷静地朝外观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轿旁两侧骑马护卫的金甲禁军。这些骑士个个腰杆挺得笔直,面甲下的目光平视前方,神情肃穆,甚至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专注。

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控缰前行,并未对轿子投以过多的关注,更无丝毫杀气或敌意流露,一切显得公事公办,仿佛只是在执行一次再寻常不过的护送任务。

队伍行进的方向,也确凿无疑是朝着皇城宫阙所在的内城而去。

苏凌的目光继而投向队伍的最前方。那名名为杨昭的年轻黄门太监,正骑在那匹神骏的白马之上,背影清瘦却挺直。

他并未回头,也没有与身旁的禁军将领交谈,只是目视前方,操控着马匹,姿态从容,侧脸在晨光下显得平静无波,看不出任何异常的情绪波动。

观察至此,苏凌心中稍定。

至少从表面看来,这的确像是一次正式、甚至带着几分“礼遇”的宣召入宫,而非预想中的突然发难或秘密拘押。

他轻轻放下了轿帘,将外界的光线与声响重新隔绝大半,轿内恢复了略显昏暗的静谧。

然而,表面的平静并未消除他心底深处的疑虑。背靠着微微晃动的轿壁,苏凌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脑海中开始飞速盘算、推演起来。种种不合常理之处,如同暗流般在他心间涌动。

天子为何要如此大张旗鼓?丁侍尧暴露乃至被杀,对天子而言,绝非光彩之事,更是一步败棋。

按常理,天子最明智的做法应是引而不发,装作不知,甚至主动撇清关系,方能最大程度保全颜面,维持朝局表面平衡。可如今,他非但不加掩饰,反而如此兴师动众,派禁军、遣太监,以‘关怀病情’、‘思念臣下’为由,公然宣我入宫?这无异于将此事摆上了台面......他究竟意欲何为?

是敲山震虎,以示警告?还是另有图谋,想借此试探萧元彻的反应,甚至......故意将水搅浑?”

其二,禁卫军虽名义上直属天子,但经过萧元彻多年经营,尤其是许惊虎担任统领之后,早已被渗透掌控,说是萧元彻的私兵亦不为过。

即便许惊虎随军出征,留守代管之人,也必是许惊虎绝对信任的心腹。此人不可能不知我苏凌是萧元彻的人,更应清楚我此次返京核查京畝道,是奉了萧丞相之命。

若天子欲对我不利,这道调兵的手谕到了代管将领手中,他岂会毫不迟疑地执行?难道不怕此举得罪萧元彻,引来灭顶之灾?除非......

苏凌眼中精光一闪,想到了几种可能:除非这道手谕,本身就得到了萧元彻的默许甚至授意?不可能,萧元彻若要动我,何须借天子之手?

那么,另一种可能是,这位代管禁军的将领,并非表面那般是萧元彻的铁杆,而是暗中投靠了天子,或者另有效忠对象?

又或者,天子此次调兵,用了某种令人无法拒绝的理由或压力,迫使那位将领不得不从?

再或者......这本身就是一场戏,一场演给所有人看的大戏?

苏凌将思绪拉回到即将面对的局面,又暗忖,入了宫,见了天子,这位看似孱弱、实则心思深沉的傀儡皇帝,又会是何等态度?

是雷霆震怒,斥我擅杀近侍,目无君上?还是和风细雨,旁敲侧击,试探我与萧元彻的关系及底线?或是干脆装糊涂,只谈‘病情’,不论其他,借此观察我的反应?

我又该如何应对?是据理力争,将丁侍尧的罪证和盘托出?还是虚与委蛇,暂且隐忍?抑或是......反客为主,试探天子的真实意图和底牌?

一个个疑问,如同乱麻般交织在苏凌心头,牵扯着朝堂各方势力,暗藏着无数凶险。

他感到太阳穴微微发胀,这种置身于迷雾之中、敌友难辨、每一步都可能踏入陷阱的感觉,并不好受。权力的棋局波谲云诡,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良久,苏凌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强行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压下。

他重新睁开双眼,眸中已恢复了一片深潭般的平静,甚至嘴角还勾起了一抹极淡的、带着几分自嘲的弧度。

罢了......

他心中默念,既已入彀,多想无益。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龙潭虎穴,闯一闯便知深浅。随机应变,见招拆招吧。

苏凌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更舒适一些,甚至真的闭上了眼睛,开始养精蓄锐。

既然对方摆出了“礼遇”的姿态,那他苏凌,便以“坦然”相对。

倒要看看,这深宫之内,等待他的,究竟是浩荡天恩,还是万丈深渊。

轿子依旧不疾不徐地前行着,载着心思各异的众人,驶向那象征着权力顶峰的、重重宫阙笼罩的皇城。

轿子在一种微妙的失重感中轻轻一顿,将浅眠中的苏凌惊醒。他倏然睁开双眼,眸中瞬间恢复清明,并无丝毫刚睡醒的迷蒙。

几乎是同时,轿外那整齐划一、令人压抑的马蹄声和甲胄摩擦声,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突兀的、近乎死寂的安静,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几声鸟鸣,更反衬出此地的空旷与肃穆。

苏凌静坐片刻,仔细聆听着外间的动静。没有预想中的呵斥、兵刃出鞘的铿锵,甚至没有多余的脚步声。一切安静得有些反常。

又过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轿帘被人从外面轻轻掀开。

清晨略显清冷的空气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气味涌入轿厢。杨昭那张白净清秀、带着职业化谦恭笑容的脸庞出现在帘外。

“苏大人,皇宫正门已经到了,一路辛苦,请您下轿吧。”杨昭的声音依旧温和有礼,微微侧身,让出空间。

苏凌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并无线皱的官袍,这才缓步躬身,从轿厢中走了出来。

双脚甫一踏上地面,一股混合着青石冰冷和岁月沉淀的独特气息便扑面而来。他站直身体,下意识地抬起头,向前望去——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那高耸入云、气象万千的宫墙!墙体乃是用巨大的、打磨得极其平整的青灰色条石垒砌而成,高达十数丈,蜿蜒伸展,一眼望不到尽头,如同一条沉默而威严的巨龙,盘踞在这龙台城的中心,将内外隔绝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墙头覆盖着熠熠生辉的明黄色琉璃瓦,在初升朝阳的照射下,流淌着金灿灿的光晕,尊贵不可方物。

视线越过宫墙,便能望见层层叠叠、飞檐翘角的宫殿群轮廓,如同连绵的山峦,在薄雾与晨光中若隐若现。

最大的几座主殿,屋顶铺就的更是最高规格的鎏金铜瓦,在晨曦中反射出令人不敢直视的璀璨光芒,仿佛天上宫阙降临凡尘。无数根需要数人合抱的朱红巨柱,支撑起巍峨的殿宇,雕梁画栋,极尽奢华与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