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他们对力量的渴望,或者对魏国的恐惧,引他们入彀。
吴国之中,周瑜雄才大略,但亦有其傲气与弱点,或许可以从此处着手……具体该如何操作,细节还需仔细推敲,不能留下任何明显的破绽。
孙权并非庸主,周瑜更是智计超群,想要瞒过他们,并非易事。”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回桌上那散发着幽幽青光的传国玉玺上,语气稍稍放松了一些。
“但无论如何,至少现在,我们可以确认两件事。第一,这开启祭坛的‘钥匙’,是真品无疑。第二,它如今,已经牢牢掌握在了我们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无疑是他们计划中最关键、也最成功的一步。拥有了钥匙,就拥有了开启力量的主动权。
“不过。”
诸葛亮的眼神再次变得谨慎起来,如同最精明的猎手,时刻警惕着可能的风险。
“为了以防万一,为了不让咱们那位‘嗅觉’偶尔还挺灵敏的‘缺德’君主过早察觉玉玺失窃,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偷梁换柱。”
说着,诸葛亮又从身旁的柜子里取出一物。
那是一块青绿色的玉石,质地看起来也算上乘,但与传国玉玺那内蕴光华、凤纹天成的神异相比,就显得平凡了许多,而且尺寸明显比盒中的玉玺要大上一圈。
诸葛亮将这块普通玉石推到赵云面前,目光扫过他那张坚毅而可靠的脸。
“子龙,”
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托付。
“你拿着这块玉石,去找最信得过的、手艺最精湛的工匠,务必让他严格按照真玉玺的形制、大小——记住,是缩小雕刻至与真品分毫不差——仿造一个赝品出来。尤其是顶部的凤凰雕像,要尽可能模仿其神韵。”
他指了指那个空了的木盒。
“仿造好之后,将假玉玺放入这个盒中,然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它送回到‘刘缺德’的龙床底下,原封不动,仿佛从未有人动过。”
诸葛亮的语气骤然加重,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
“记住,千万要小心,行事需如履薄冰!绝对不能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绝对不能让他有所察觉!否则,一旦打草惊蛇,我们之前的所有努力,以及未来的全盘计划……可就真的要满盘皆输,功亏一篑了!”
赵云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戏谑的神情早已被执行危险任务时的冷峻所取代。
他没有再多问一句,利落地伸手,将那块待雕琢的玉石和空木盒一起拿起,小心翼翼地收好。
“军师放心,云,明白轻重。”
他沉声应道,随即站起身,银甲在烛光下泛起一道寒芒。
“我这就去办。”
说完,他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转身,融入房间角落的黑暗中,只有轻微的开门与关门声,显示他已经离去。
蜀国的夜晚,似乎总比其他地方更沉、更冷。
皇宫深处,并非只有诸葛亮一方在烛光下密谋。在另一处专为来访吴国贵宾准备的高档客舍内,气氛同样诡秘。
房间布置雅致,熏香袅袅,但此刻却无人有暇品味。
孙坚与孙权父子二人,正眉头紧锁,围在一张紫檀木桌旁,目光聚焦在桌面上——那里,摊开着一张皱巴巴的、从街边墙上揭下来的元歌通缉令。
手持通缉令,并将它像献宝一样铺在两位主子面前的,是陆逊。
他此刻的形象,比平日里更加阴郁。
浓重的黑眼圈像是被人揍了两拳,深陷的眼窝里,那双眸子却亮得吓人,是一种混合了疲惫、亢奋与某种偏执的复杂光芒,死死地钉在通缉令上元歌那张模糊的画像上,仿佛要将其烧穿。
孙权年轻,性子更急些,他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指着画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