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账目问题,就说起来会试。
圣上本想点林如海为会试主考官,可是今年林鸿玉要参考,所以只能够避嫌。
最终圣上还是选择了翰林院的掌院大人为这次的主考官。
不过在选择副考官的时候,圣上看了王信好久,就连林如海都以为这次圣上要选王信入场了,可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别人。
王信暗松一口气,他这次参考的亲人实在是多,估计从这方面考虑,圣上也不会用他做副考。
避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等下午散值回家的时候,王家已经是喜气洋洋,二十四岁的从四品官员,这几乎是很多官员一生的奋斗结果。
王代和王佳都满眼星星的看着王信。
二人笑道:“阿弟,你这让我们怎么追赶啊。”
王信笑道:“两位兄长,你们这次一定要好好考,只要能够上榜,莫要在乎名次如何。”
二人点头,他们不挑剔,没看永叔当初也是三甲,如今也是六品官员了。
只要是勤勤恳恳,朝中有王信看顾他们,必不至于被别人顶了功绩。
很快,会试和殿试都轰轰烈烈的结束,林鸿玉终于能够和王信来一段兄弟双探花的美谈。
不光是如此,他们和林如海,还是父子师徒皆探花,简直就是大盛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为此圣上也说:“林爱卿,你家莫不是和探花有缘分,怎么这探花郎就都是你们家的啊?”
林如海...圣上你这说的什么话,我徒弟和儿子为什么成为探花,别人不知道,您老人家还不知道吗?您要是不乐意,他们两个能够成为探花?
现在,您还这样子问我,让我怎么回答,真是没有这样难为人的。
他只能笑着回答:“是圣上您圣明,这次才有这天大的福分。”
圣上洋洋得意:可不是我圣明,为了给你们凑这一段缘分,我也不容易啊,连王信那样的,我都昧着良心说他是大盛难得的美男子了,也不知道后代历史上会不会骂我是利益熏心。
就这样,君臣都揣着明白装糊涂,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片祥和。
王信低头不语,若是说这一段佳话中最不如人意的地方,估计就是他的长相实在是对不起探花郎这个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