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莲子百合糕

芒种时节,药膳馆的竹帘外蝉鸣阵阵。我正在整理新到的莲子,小林捧着青瓷碗快步走来:"程教授,您看这莲子的成色。"

碗中莲子粒粒圆润如珠,表皮青白相间,轻轻一掐就露出雪白的莲肉。这是湖南洞庭湖的"寸三莲",每年处暑后采收,带着淡淡的荷塘清香。

"莲子甘涩。"我掰开一粒,莲心碧绿,"《本草纲目》说'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最宜长夏养心。"

郑淮安从库房取出个藤编篓子,掀开荷叶,露出洁白的百合瓣。这是甘肃兰州的"卷丹百合",鳞片肥厚如脂,断面晶莹似玉,轻轻一掰就渗出黏稠的汁液。

"老郑,这批百合..."我拈起一片对着光,"怎么这么黏滑?"

"高山雾养的。"老人用粗糙的手指捻着百合,"要等花谢后七天挖。《食疗本草》说'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制作从处理莲子开始。莲子需用竹签通心,保留完整的莲肉。小林抢着要捅,却把莲肉捅得稀烂。

"要顺着莲心方向。"我示范着,"三分力在签,七分意在巧。"

百合要一瓣瓣剥开,用竹刀刮去背面的苦筋。程明拿着铁刀要帮忙,被我拦下:"金属会让百合发黑,竹刀才保得住原色。"

蒸糕最见功夫。杉木蒸笼先垫新鲜箬叶,下层铺莲子,中层放百合,上层覆糯米粉。火候要"三蒸三焖"——大火催融,小火养性,反复三次。

"为什么不用铁锅蒸?"小林看着我们守着炭火调温。

"杉木宁心。"我轻抚笼身的年轮,"《养小录》说'木笼蒸食,得东方生发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