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时,天已经很晚了,但我心里踏实了许多。
当晚休息前,我安排好了第二天的工作流程。
第二天一早,我便带着孩子们进山采集瓢虫。山路不算陡峭,但晨雾未散,空气潮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草丛间寻找目标,我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哪些地方瓢虫出没频繁。
“找到了!”承安忽然兴奋地叫起来,伸手轻轻拨开一片叶子,果然有一只红底黑点的小瓢虫正缓缓爬动。
“小心点,别碰它。”我轻声提醒,“我们要把它活着带回去。”
收集了十几只后,我们开始在田边撒下金盏花种子,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益虫屋”——一个由干草和树枝搭成的小棚子,供瓢虫栖息。
接下来几天,我们每天早晚各喷一次自制驱虫液,还在田垄间挖了几条浅沟,用来引流雨水,避免积水引发病菌。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预期那样顺利。
有一天清晨,我去田里查看,却发现豆角藤蔓上出现了大片斑点,叶片边缘开始卷曲,像是被某种真菌感染。
“这……会不会是霉病?”春桃凑近看,眉头紧皱。
我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打开系统查阅相关资料。
果然,是霜霉病的一种,常见于高温高湿环境下,若不及时处理,整片豆角地都会受到影响。
“不能用药,只能靠物理隔离和通风处理。”我快速做出判断,“马上清理掉这些染病的叶子,然后增加田间的通风距离。”
我们立即动手,拔除染病植株,重新调整行距,并在傍晚时分再次喷洒植物驱虫液,防止害虫趁虚而入。
可即便如此,情况仍不容乐观。
“悦娘,青菜那边也出了问题。”傍晚,林婶跑来告诉我,“叶子上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枯斑,看起来像是腐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