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吸一口气:“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先在这块示范基地上试运行一次。”
说干就干。我先把整个种植基地的地图调出来,然后按照不同区域的土壤湿度、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划分成了几个灌溉区。每个区都设置了不同的参数:有的地块土质偏沙,保水性差,就得多浇点;有的地块靠近水源,就可以少些。
设置完成后,我又检查了一遍系统的连接状态,确保所有感应器和管道都正常运作。
“走吧,去现场看看。”我说。
我们带着几个帮忙的村民来到田边。我站在控制台前,按下启动按钮,系统立刻开始运转。
先是地下埋设的传感器传回实时数据,接着灌溉管道缓缓开启,水流顺着管道流向各个指定区域。喷头均匀洒落,水珠落在叶片上,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
“哇,这也太神奇了吧!”李青禾惊叹道。
林婶也忍不住感叹:“以前哪见过这样的东西,连水都能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该浇。”
我笑着看向他们:“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几天,我每天都记录下系统运行的数据,包括耗水量、土壤湿度变化、作物长势等等。我还特意邀请了上次来参观过的几位代表再来一趟,让他们亲眼看到这套系统的实际效果。
“你们看,这块地前几天还是干巴巴的,现在土壤湿度已经恢复到了最佳水平。”我指着一块玉米地说道。
那位士绅蹲下身,用手捏了捏泥土,点了点头:“确实不一样。”
“而且这套系统还能节省至少三成的用水量。”我继续介绍,“对于南方一些缺水的地区来说,尤其重要。”
他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眼:“你是打算把这套系统也推广出去?”
我用力点头:“当然。不只是灌溉系统,还有轮作模式、堆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我希望有一天,这些方法能被所有农民掌握,让大家都能种出好庄稼,又能保护土地。”
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开口:“我愿意帮你试试。”
我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谢谢你。”
那天晚上,我坐在灯下,一边整理今天的数据,一边思考下一步的计划。顾柏舟在一旁默默削着一根竹竿,偶尔抬头看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