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回视线,在纸上写下三行字:
**货若出错,毁的是谁的名?**
**标准不一,伤的是谁的心?**
**人若跟不上,拖累的是哪一群?**
写完,我将纸贴在公示榜旁边。
“我不是不想接。”我说,“我是不能让大伙儿冒着风险往前冲。种地不是赌博,是一锄一锄刨出来的踏实。”
顾柏舟接过话:“她意思是,先立规矩,再扩量。”
陈砚皱眉,“可李商人那边催得紧,府城订单也压着,再不动手,机会就没了。”
“机会抓得住才是机会。”我打开系统,调出质检模块,“从今天起,成立‘悦农质检组’,每批货出厂前,必须经过三方签字——生产人、监工人、抽检人。少一个,不出村。”
我点名道:“陈砚,你牵头。”
他一愣,“我?”
“你做事细,账目清,又是本村老人,信得过。”我说,“找五个可靠的人,明天就开始轮值。不合格的批次,当场拆包重做。”
他又问:“那培训呢?很多人连记录表都不会填。”
“那就建‘田间讲师团’。”我拿出另一张纸,“从公示榜上榜的人里选,每人每月带十个人,教实操,讲经验。教得好,工分翻倍,分红加成。”
顾柏舟听着,慢慢点头,“这样一来,既能保质量,又能带新人。”
“不只是带新人。”我补充,“是要让大家明白,这不只是我在做的事,是我们一起扛起来的活。”
正说着,李商人伙计又进来,语气更急:“掌柜说了,最晚明日给答复,不然就签别人。”
我让他稍等,转身走到进度图前,拿起炭笔,在右侧空白处画出新栏。
标题写着:“责任公示”。
第一行字我写得慢,一笔一划:
**品质失控,主责在管,不在工。**
然后,签下我的名字。
厅里没人说话。阳光移了几寸,照在那行字上,墨迹泛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