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珠从喷嘴中喷出后,由于失重环境在半空中悬浮,无法正常渗透土壤,导致水分分布不均。
“……”我皱眉思索片刻,立刻调用系统中的“微滴精准灌溉器”。
随着新设备接入,水流被分解成极细微的颗粒,均匀地洒落在种植箱内。我迅速调整种植箱角度,让水滴自然吸附于根系区域。
“成功了!”林婶惊喜地看着屏幕上反馈的数据。
我点点头,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地。
然而,就在我们准备休息一会儿的时候,系统突然发出一声警报。
“图像传输中断……三分钟?”
我立刻起身查看,发现原本实时传回的作物影像忽然模糊起来,紧接着完全黑屏。
“重启通讯模块。”我一边说着,一边快速输入指令。
林婶立刻配合我切换至备用摄像头,手动拍摄作物状态,并上传至云端备份。
画面恢复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出苗了!”林婶激动地喊出声。
屏幕中央,嫩绿的小芽正悄悄探出土壤,像初生的生命,在寂静的太空中悄然绽放。
我们彼此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难以抑制的欣喜。
可就在这时,我的目光忽然停留在其中一株幼苗上——它的叶片泛着淡淡的蓝色,与其他植株明显不同。
“这是……变异?”我低声喃喃。
还没等我细想,系统又跳出一条提示:【今日作物生长数据录入已完成】
我打开数据分析界面,准备将今日的观测结果整理归档。
然而,当我比对系统模拟值与实际测量数据时,却发现其中一组数据竟与系统预设模型高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