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聚餐上的小意外

但人生不就是这样,在觉得自己吃亏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吃亏,在认为自己很难的时候,其实也并不是太难。

文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过后,忽然而然就觉得一切都还好,都可以接受。

没有那种无法接受的感觉了。

顺着宿舍楼,一行六人就出了宿舍。

同一条路上的还有很多,类似的群体。

文渊注意到马六特别健谈,马七则基本不大说话。

他料想是马六太能说了,导致马七在小时候就觉得依靠马六的能说会道,他就不需要多会说。

家庭永远是影响孩子的第一环。

王景德则和马七挺像的,都不大怎么说话,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王景德是纯粹插不上嘴,马六说的一些话,他压根就听不太懂。并非他不想说。

马七则是自己不大想说话,是那安静的性格。

文渊时不时的说两句,和周围的宿友间,到没显出任何不妥。

一个宿舍6个人,都不是燕京本地的,几人出了燕京大学,都开始集思广益,到底去那吃饭。

文渊没发表意见,认为去哪里都无所谓。

刘家宁似乎是家里不差钱,提议去吃一顿好的,并表示愿意请客。

马六、马七、王景德都显得不怎么情愿。

倒是那人五人六,家里看起来就是做生意的杨环,表示支持刘家宁的决定。

并且表示出他要请客的架势。

这让马六、马七、王景德更加不情愿,即使是请客,这三人也不愿意去。

文渊一看,这刚到学校没一天,就表现得要搞两派斗争了。

这可不行,他想站出来说点啥,又在想了想过后选择闭嘴。

并非他不愿意担当,只是一些事情还是需要,当事人想通才行。

像是刘家宁和杨环这种家里不缺钱的,心底想着大学第一次宿舍聚餐,吃一顿好的,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要是站出来劝说吃差的,那可不就是得罪了。

至于,马六、马七、王景德,这三人心底也想吃好的,实力上家里并不大富裕,肯定舍不得。

就算旁人请客,那今日别人请客,那天他们肯定要请回来的。

这其中就不是钱的事情,关键在于认知上都差异。

上大学跟上高中、初中、小学都不一样,这里汇聚了天南海北的学生。

同时,家庭上的差异也会极致的放大出来。

每个地方的人又有不同当生活习惯。

这些都是需要慢慢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