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净尘倒计时·抉择之光

“初光之域”在“秩序之心”的辉光下,如同暴风雨眼中短暂宁静的孤岛。然而,这份宁静之下,是日益紧绷的神经与资源濒临枯竭的窘迫。“望曦”基地的扩张几乎陷入停滞,拆解回收自损毁舰船的材料已消耗殆尽,本地开采的秩序矿物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能量循环。“传承者”号的生态园在秩序能量的滋养下虽未进一步恶化,但也无力扩大产出,配给制下的口粮仅能保证生存,饥饿带来的虚弱感在幸存者中悄然蔓延。

更大的阴影,来自于对“肃正之锋”及其背后“净尘序列”的担忧。艾妲团队对“星语”网络的破译工作虽因莉亚娜-秩序之心复合体的谐振动指引而有所进展,获取了一些关于基础防御矩阵优化和能量效率提升的技术,但关于“净尘协议”的核心逻辑和应对策略,依旧被牢牢锁死在最高加密层之后。每一次利用谐振探测触及那些区域,反馈回来的只有冰冷的、不断增强的威胁评估数据流,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时钟正在滴答作响。

这种压抑的平静,终于在某个标准循环被彻底打破。

部署在“微型秩序领域”边缘、伪装成星际尘埃的高敏度被动探测器,捕捉到了一组极其隐晦、但模式特定的超空间扰动信号。信号源并非来自已知的“噬则者”活动区,也非自然现象,其编码方式与之前“肃正之锋”离去时留下的空间褶皱痕迹高度吻合!

“‘肃正之锋’…或者同一序列的单位…正在靠近!”雷达官的汇报让总指挥室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几乎在同一时间,“星语解析中心”传来了更令人心悸的消息——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的莉亚娜-秩序之心复合体,其散发出的秩序辉光出现了微不可查的、高频的“闪烁”,仿佛在预警,又像是在…抵抗某种无形的压力?艾妲团队监测到,一股极其冰冷、纯粹基于逻辑判定的“扫描波”正以超越光速的方式,反复掠过“初光之域”,其源头直指那超空间扰动传来的方向!

“‘净尘协议’…进入激活预备阶段了。”艾妲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绝望的确认,“它们在扫描评估,确认‘异常’等级,为最终的清除行动做最后准备。”

伊芙琳站在指挥台前,面沉如水。最坏的情况正在发生。他们凭借“秩序之心”建立了庇护所,却也因这过于强大的“异常”存在,引来了“摇篮”自身冷酷无情的净化机制。

“能判断出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吗?”雷恩的声音嘶哑,他的手已经按在了全军警报的虚拟按钮上。

“无法精确判断…根据扫描波的频率和强度递增模式推测…最多…不超过五个标准循环。”艾妲给出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时间表。

五个循环!对于需要漫长岁月才能发展的文明而言,不过是弹指一瞬。

“启动‘深红预案’。”伊芙琳没有任何犹豫,下达了最高危机指令。这是他们早在建立“初光之域”初期,基于最坏假设制定的应急计划。刹那间,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整个星域,所有非必要能源供应被切断,所有外部活动立即停止,所有人员进入指定掩体或战斗岗位。“望曦”基地表面亮起层层叠叠的强化护盾,残存的舰船引擎开始预热,进入随时可以紧急跃迁的状态。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在“肃正之锋”那种级别的敌人面前,无论是固守还是逃亡,成功率都微乎其微。防御?他们的护盾在之前的战斗中已被证明难以长时间抵挡“分解光束”。逃亡?以舰队目前的状态,根本不可能在“肃正之锋”的追击下逃脱。

绝望的气息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