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定都建康城!

陆绍远听完李岩的分析,脸上露出了同意表情。他站起身,再次走到地图前,看着着建康城所在的位置,脑海中结合着后世的认知与当下的现实,进行着最后的权衡与决断。

几分钟后,他转过身,目光坚定,显然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断,“彭总管,”他的声音十分的清晰,“我的决定是——定都建康城。”

他开始详细阐述他的理由:

“首先,从军事和安全角度看, 李总长说得非常对。建康城位于海洋与内陆的战略平衡点上。它既便于我们接收海外的物资、技术,保持开放的姿态,又拥有足够的内陆战略纵深,能有效规避当前主要海上威胁(大鹰、高卢舰队)的直接攻击,避免了将九州的中枢暴露于敌人舰炮射程之下的巨大风险,这一点,远比广城和津门这两个纯粹无遮无拦的沿海城市要优越。”

“更重要的是,正如李总长所指出的,我们的下一步核心战略,是登陆东瀛本土,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建康城地处我九州东部沿海的中心位置,是调度全国海空力量、组织庞大跨海登陆作战群的最理想指挥中枢和后勤总基地。“

他指着墙上的地图继续说道:“从这里到东南沿海各大军港和前线空军基地的距离都相对均衡,指挥效率、兵力投送和物资转运效率都将达到最高!”

“从更大的地缘战略来看,建康面朝需要重点经营和打击的东方(东瀛),同时也能兼顾需要警惕的北方(潜在的北极国方向),以此为都,我们的战略态势将极为主动,可东可北,游刃有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次,从经济与发展角度看, 建康城坐拥龙江这条黄金水道的下游枢纽,龙江流域在后面我们的发展中将成为我们的经济命脉所在。”

“定都建康,犹如扼住了整个龙江流域的咽喉,能最有效地整合沿江各省的资源,强力推动内陆与沿海的均衡发展。其经济腹地的深度、广度和潜力,远非偏于一隅的广城或工业结构相对单一的津门所能比拟。这将为未来的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再者,从历史与文化层面看, 建康作为六朝古都,拥有无与伦比的历史底蕴和政治象征意义,在此定都,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九州百姓的历史认同感和民族向心力,并能够向全世界清晰地宣示:一个强大、统一的九州已经重生,我们继承的是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的正统法统与文明薪火!这种文化上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是无形却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