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内,香火缭绕。
浓郁的檀香,却怎么也压不住从殿外渗透进来的,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李师师跪在最中央的蒲团上,背脊挺得笔直,像一尊没有生命的白玉雕像,于这乱世中透着一股格格不入的悲悯。
她拿起签筒,缓缓摇动。
竹签在筒中碰撞,发出“沙沙”的轻响,在死寂的大殿里,显得格外刺耳。
终于,一支竹签在筒口晃动几下,落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啪”的一声,清脆,且决绝。
她捡起签文。
签文上赫然写着:“枯木逢春犹可待,奈何风雨正满楼。” 老道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李师师却笑了,那笑容清冷如霜雪,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力量。
“道长,民女不求解签。”她目光落在签文上,似在深思,指尖轻抚那几行字。在她心中,这签文并非神佛的直接指引,而更像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印证了她对时局的洞察与决断——枯木,是腐朽的朝堂;逢春,是民心的觉醒;风雨满楼,是辽金之祸,亦是奸臣当道。她将这混乱的时局,将自己心中那份不甘与决断,清晰地赋予了这寥寥数语。她不需要神佛给出答案,她只需要一个信念,一个让她将心中所想转化为行动的理由。
她接过一支狼毫小笔,垂下眼帘。
纤长的睫毛在摇曳的烛光下,投下两片悲戚的阴影,遮住了眼中所有的锋芒。
在所有人都看不见的角度,她飞快地在光滑的竹签背面书写。
不是字。
是一幅图。
一幅用最简洁、最精准的线条,勾勒出的,从汴京城郊,一路向北,直达黄河渡口的绝密行军路线图。
图上,一个杀气腾腾的“高”字,被她用朱砂重重圈出。
这,是太尉高俅不日即将启程,押送献给金人的第一批“生辰纲”的路线图。
是她耗费无数心血,用无数姐妹的性命与清白,一点一滴拼凑出的,足以一击致命的绝密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