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仙不以为意:“都是去惯了的地方,大不了我们俩穿破点儿。几步路,出不了事儿。”
在钱妈的大力劝阻下,李水仙跟刘翠芬捋下手上的镯子,手上的戒指。
连刘翠芬耳朵上的银耳钉也让细心的钱妈给指了出来。
婆媳俩一人裹个灰扑扑的袄子,包着头巾,擓着篮子就出门了。
钱妈叹口气。
任是再不谈国事,可街头巷尾,谁不会传几句闲话。
都说是光头这回有点儿悬。
广播上天天说,屡败屡战。
怎么打着打着,人家就不怎么败呢。
(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但往前看,从48年3月的三小战役开始,国民党颓势已显。四战四平让东北战场局势改变,豫东战役使中原国军失去行动自由,临汾至晋中战役又切断了国军西北与华北的联系。自此攻守易势!)
街面儿上也不太平,致力于街溜子小流氓事业的人也变多了!
路倒儿已经躺到花儿市大街上了。
钱妈年纪不大,却也记得上回有这种迹象的时候,还是小本子败退之前。
天下大势太沉重,钱妈觉着,还是先拦住这俩小子别吃泥当下顶顶重要的事儿:“撒手!再塞打嘴啦!”
街上就没家里这么热闹了!
李水仙跟刘翠芬婆媳俩,跟街上的其他人一样,行色匆匆。
拐进惯常去的小菜市场,果不其然,没什么好挑拣的。
买了半篮子榆钱儿、一把刺儿菜,一块儿豆腐。
看着嫩嫩的菠菜和香椿,李水仙问完价儿之后倒吸一口凉气,跟卖家讨价还价:“这是吃菜呢,还是吃命呢。这么贵,都够半斤棒子面儿了!”
卖菜的举起风吹裂露出红肉的手指头比划:“咱们种这么点儿菠菜也不容易呐。得用秫秸在菜畦上扎起一排短墙似的风帐,菜畦上用草帘子、乱草、马粪等盖着过冬,就这还得防备着人偷,一天几百遍儿的看······”
看人陪着笑脸说这么一堆,李水仙忍痛一样买了一小把,嘴里直嘀咕着:“吃不起,真是吃不起了。”
刘翠芬觉着路边儿蹲着的人,眼神不对,于是悄悄扯扯婆婆:“咱回吧!”
李水仙也买差不多了,于是整理好篮子,顺着媳妇暗示的方向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