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下手是真黑!
所以等杨福平进门的时候,院里风气焕然一新。
好一出友邻和睦,共谱文明新风。
杨福平觉着哪儿不对,不过也没放到心上。
看着二平的小妹子都换上了身儿七八成新的衣服,家里归置的整整齐齐,有个待客的样儿。
这才开口问起来对方来几个人,家里什么情况。
就是相亲也不是盲婚哑嫁,给自个儿外甥介绍对象,这些条件都摆出来了才有见面儿的机会。
二平也不藏着掖着:“我舅妈娘家那边儿的一个亲戚,姓吴。
家里人丁兴旺,兄弟五个,就这一个妹子吴金花。
家里地少人多,又佃了几亩地。
家里没有挑事儿的,凑凑活活能过的下去,村里问起来也算是个和善人家。”
嫁女嫁高,娶媳娶低。
这么算来,倒也算相配。
杨福平跟二平聊着天儿。
刘翠芬已经带着二平的妹子桃花开始做饭了。
别看这个七岁的小妹子是后娘生的。
可她在家的待遇也好不到哪儿去。
后娘一直觉着,要不是自己生了个闺女,二平早被赶出去了。
小桃花还没灶台高呢,就已经踩着板凳煮稀饭了。
二平爹自个有儿子,别看给个婊子赎身,那也是打心眼儿里看不起娘俩。
跟养个猫狗似的,没把小闺女当回事儿。
二平没说的是,有一回两口子多喝了两杯,话里话外还嫌弃桃花长的太慢,卖不上价儿!
那两公母,加一起良心没有根儿鸡~毛重。
二平自觉良心也不多,养个小妹子,就当是养自个儿的良心了。
二平家的厨房,在耳房旁边的夹道儿里,多掏了五块儿大洋,搭的棚子。
这个天儿做饭,正好又通风又透气。
刘翠芬炖了个鸭汤。
蒸了一锅玉米面窝头。
其他菜都备好了没炒。
等人来了看主家怎么个说法。
也没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