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在晨雾中矗立,其发射全程直播开启时,当倒计时从“10”喊到“1”的瞬间,8台大推力发动机同时喷出橘红色焰流,620吨的推力将3000吨重的箭体稳稳托起,轰鸣声像远古巨兽的咆哮,震得直播镜头都微微发颤。
全球同步直播的画面里,弹幕瞬间刷屏。
“点火那一刻,我眼泪直接下来了!这才是大国重器该有的样子!”
“看箭体上的‘龙国航天’四个字,比任何偶像剧都让人热血沸腾!”
“注意看发动机尾焰!一直保持稳定的锥形,这推力控制太牛了!科研团队功不可没!”
有网友翻出十年前“龙国火箭推力不及灯塔国一半”的旧闻,配上现在的发射画面:“当年嘲笑我们的人,现在脸疼吗?”
甘省的牧民在评论区晒出手机里的直播截图,背景是自家屋顶的太阳能板:“我们用着‘人造太阳’的电,看着火箭上天,这日子踏实!”
小主,
而国外的观众则是情绪复杂。
樱花国的直播间里,惊叹盖过了酸意:
“推力比我们的H-3火箭强3倍!回收复用技术更是我们没有的……”
有人贴出十年前拒绝与龙国合作航天的新闻,评论区一片“当时太傻了”的反思。
泡菜国的弹幕里,“技术借鉴论”被现实打脸:“他们的箭体材料是自主研发的碳纤维,我们还在进口日本的……”
有人试图转移话题“空间站不如国际空间站大”,立刻被“但他们能独立发射”的回复淹没。
灯塔国的观众分成两派:有人酸溜溜地说“不过是模仿SpaceX”,却被网友甩出数据“龙国的回收精度是1米,SpaceX是10米”;
更多人则在感慨“我们的SLS火箭还在趴窝,他们已经能送空间站材料上天了”。
非洲和东南亚的观众最直接,满屏都是“求合作”的呼声:“龙国能帮我们发射卫星吗?”
“我们的航天员能去你们的空间站吗?”
当直播画面切到龙国航天局“开放合作”的标语时,弹幕瞬间被“感谢龙国”刷屏。
最激动的,是那些曾为航天奋斗过的人。
退休航天工程师李家国在家人的帮助下学会发弹幕,他颤巍巍地敲下:
“1999年我们的神舟一号发射时,火箭推力才75吨,今天……我们做到了!”
这条评论被点赞百万,无数人回复“向老一辈致敬。
片刻后。
长征九号的箭体冲破云层时,直播画面突然剧烈抖动,遥测数据显示:
二级发动机的推力出现0.8%的波动,箭体姿态角偏差超过临界值0.5度。
文昌发射中心的控制大厅里,警报声骤然响起,林素月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红色参数,指尖在操纵杆上僵住——这是箭体分离后的关键加速段,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入轨精度超标。
“姿态控制系统响应延迟!”飞控工程师的声音带着惊慌,“发动机喷管的矢量调节跟不上指令!”
直播弹幕瞬间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