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重启登月

而数天后。

当火箭一级箭体精准降落在回收平台,直播画面切到分离后的整流罩时,全球直播间同时沸腾。

国内观众刷起整齐的“龙国航天牛”,国外观众则用各种语言表达惊叹,有人算出“这一发的成本比国际空间站补给低60%”,有人感慨“太空不再是少数国家的游戏了”。

发射后半小时,空间站核心舱的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像一对巨大的翅膀在太空中舒展。

直播画面里,地面指挥中心响起掌声,许阳和林素月并肩站在屏幕前,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这一刻,直播间的弹幕突然安静了几秒,随后涌出一行行整齐的字:“从追赶者到领跑者,我们用了二十年。”

“这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

“看,那是我们的空间站,在自己的天空里。”

阳光穿过发射场的云层,照亮了屏幕上那颗蓝色星球旁的小小箭影。

全世界的观众都明白:这场直播,播的不仅是一次发射,更是一个民族用实力书写的太空史诗。

……

长征九号将空间站核心舱送入近地轨道并成功回收的消息,像一颗精准入轨的卫星,瞬间引爆全球舆论场。

从各国政府的紧急表态到普通网民的狂欢式讨论,这场跨越国界的关注,早已超越了航天事件本身。

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灯塔国白宫在两小时内召开紧急发布会,总统的语气从之前的“嘲讽”转为“谨慎关注”:

“我们承认龙国在航天领域的进步,但国际空间站仍是全球合作的核心平台。”

然而转身就要求NASA提交“应对龙国太空竞争”的方案,预算清单里突然多出50亿美元的“重返月球计划”。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慌乱中的追赶。

欧盟成员国连夜召开视频会议,D国总理直言:“拒绝与龙国合作太空项目,是欧洲犯下的又一个战略错误。”

会议最终决定:“立即重启与龙国航天局的对话,争取参与‘天宫三号’的实验项目。”

F国甚至提出“用空客的舱段技术换合作名额”,姿态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低。

沙东国亲王第一时间发贺电:“愿全额资助龙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只求获得空间站的优先使用权限。”随电附来的,还有一份“石油换航天技术”的合作草案——这位靠能源发家的土豪,比谁都清楚太空资源的未来价值。

发展中国家的反应更直接:巴铁、尼日利亚等国纷纷递交合作申请,肯尼亚甚至表示“愿意让出本国的赤道发射场使用权,换取航天员培训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