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起飞的灯塔国

“嫦娥八号必须提前发射。”

大长老的拳头砸在桌面上掷地有声的声音仍旧回荡在众人的脑海中。

许阳指着屏幕上月背标记的遥感图,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灯塔国的月球车已经在阵列周围钻了十二个孔,我们不能让他们独占先机。”

接着立刻调出嫦娥八号的发射预案,红色的“延期”标记被他用鼠标狠狠划掉,沉声道:

“原计划三个月后的窗口期,我们可以压缩到四十天。推进剂贮箱的保温层改用杨老团队带回的新型材料,能抵抗月背零下 238度的低温——正好检验他们的技术成果。”

杨老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灯塔国月球车的参数道:“他们的钻孔深度停留在 1.7米,说明遇到了坚硬岩层。我们的‘玉兔四号’要携带脉冲钻探机,至少钻透 5米——那些标记绝不可能只浮在表面。”

他突然抬头,眼里闪着精光,“我在灯塔国研究过类似的非欧几何结构,或许能破解标记的排列规律。”

钱老拄着拐杖走到地图前,拐杖头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位置道:“把钍基熔盐堆的小型化装置装上去。月背的核动力供应不能出岔子,这是我们的优势,必须守住。”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要是真有外星人……我们得让他们看看,龙国的技术不输任何人。”

四十天的筹备期像被压缩的弹簧。

杨老带着团队住在发射中心的临时宿舍,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将灯塔国的外星标记数据与“复生一号”矿物药的微观结构反复比对,终于在发射前三天找出规律。

三十七个图形的排列轨迹,与北斗七星在公元前 3000年的运行轨迹完全吻合。

“这是坐标!”

杨老把星图叠印在月背地图上,两个红点精准重合,“标记阵列的中心,对应着月背地下 17公里处的一个巨型空洞——那里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

嫦娥八号的发射在凌晨进行。

当长征九号火箭拖着橘红色的尾焰刺破夜空时,指挥大厅里的每个人都攥紧了拳头。

杨老的手指按在心脏位置,那里还留着抗癌药剂带来的微弱刺痛,却比不上此刻胸腔里翻涌的热血。

这是他回国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也是人类第一次主动探寻外星文明的踪迹。

七十二小时后,嫦娥八号在月背冯?卡门撞击坑软着陆。

“玉兔四号”月球车缓缓驶出,太阳能板在地球的微光下展开,像一只警惕的眼睛扫视着荒芜的月面。

“距离标记阵列还有 300米。”

许阳的声音在指挥大厅里回荡,屏幕上的画面随着月球车的移动颠簸,“前方发现灯塔国月球车的履带印,他们最近一次活动在 72小时前。”

月球车继续前进,突然在一块黑色玄武岩后停下。

镜头转向右侧,所有人的呼吸瞬间停滞——三十七个金属光泽的几何图形在月尘中若隐若现,组成直径约 50米的环状阵列。最外侧的螺旋形符号正微微发光,与杨老笔记本上的图案分毫不差。

“开始扫描。”

杨老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激光扫描仪的绿色光束扫过标记,三维模型在屏幕上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