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官府来巡视,隐公第八年

左传游记 酸辣茄子 4685 字 4个月前

“嗯…根据书上所说,这两位结盟的君主,应该就是宋殇公与卫宣公了。”

眼见,这宋、卫两国的国君,遵照着先前就有结盟的礼仪,进行了祭祀仪式。

同时,他们还举起杯盏,一同饮下由香草和粗粮酿造而成的美酒,以此来完成两国的结盟。

就在此事结束后没过多久,只见时间和空间又发生了波动与变幻。

王嘉,此刻便来到了这周王室的大殿之上。

先前差点儿与周王室闹掰了的郑国的国君郑庄公,此刻便进入大殿,前去拜访周桓王。

在恭敬的行礼之后,他便向周桓王说起这件事来。

而王嘉,作为与他早就在先前与他结识的老朋友,他此刻也在一旁偷偷的跟随,躲避了兵卒的视线,好偷偷溜入大殿之中,目睹这一切。

不多时,只见这郑庄公在恭敬的行礼完毕之后,便开始说起这件事来。

“大王,臣请求舍弃祭祀泰山之礼仪,从而祭祀周公。”

“同时,臣还请求拿泰山附近的祊地,向这鲁国换取许地附近的土地。”

“卑臣不知…大王您意下如何?”

见郑庄公如此说来,这周桓王思虑了一下,觉得很是合理,便频频点头以示同意,让他去做了。

“嗯,此事甚好…甚好…”

“此事你们郑国人最有话语权,孤虽贵为天子,但也只能给出建议,而不能进行干涉。”

“所以…若爱卿您询问建议,孤也只好给予一二了。”

见周桓王这样说来,郑庄公便再度恭敬的行礼,随后便相继给出了回复,然后起身离开。

而在一旁的王嘉,此刻也有了疑问。

“咦?”

“话说这郑庄公原先不是与周王室的关系有所僵持,矛盾十分突出吗?怎么今日又和好了?”

“而这不在祭祀泰山而祭祀周公,并将祊地与鲁国的许田进行交换,这又有什么目的呢?”

“算了,我再多想也是无用,还是我的老师丘明先生最有话语权。”

“之后,还是问问他吧。”

“不过…因为先前的那件事情,也不知道老师现在还生气否?”

之后,这郑庄公便开始与鲁国讨论有关划归祊地的事情。

此刻,只见这郑庄公叫来了大臣宛,并对他说道。

“宛爱卿啊,不久之后出使鲁国,与鲁隐公商讨用祊地来交换他们国家的许田,还有表示不再祭祀泰山的事情,这两件事情,你能否做到?”

见郑庄公这样问了,那大臣宛二话不说,立马便答应了下来。

“既然大王您有求于我,卑臣岂有不去的道理?”

到了夏天的时候,这虢公忌父,开始担任了周朝的卿士。

在四月甲辰的时候,郑国的公子忽去陈国迎娶了妻子妫氏。

那结婚盛大的场面,即使是在物质那么匮乏的年代,都令王嘉无不大为震撼。

辛亥的时候, 他带着妻子妫氏启程回国。

一路上,还有很多百姓围观。

甲寅的时候,他们进入了郑国。

而这大臣陈鍼子,这是亲自送妫氏来到了郑国。

在公子忽夫妇成亲之后,他们便去祭拜祖庙了。

面对这件事情,这陈鍼子说道。

“这一对算不上夫妇,欺骗了他的祖先了,这是不合乎周礼的,怎么能够生育呢?”

而在一旁偷偷围观着的王嘉,则是给出了相反的评价。

“我觉得陈鍼子这话确实欠有妥当,既然这公子忽动用了这太子应有的礼仪来迎娶妫氏,这就是合乎周礼的尊卑等级观念,以及宗法制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那生育之事,其实与这周礼没有太大的关系。”

“毕竟只要两情相悦,生活能够幸福美满,想必即使有宗法观念束束缚,也依旧不影响正常的生育吧。”

“或许,与今天的人的观念不一样,古人的观念更多的受到了宗法制的影响。”

再到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努力,齐国人终于使宋国、卫国还有郑国修好了。

秋天的时候,这三个国家开始在温地会见,在瓦屋结盟,捐弃了当年东门战役的怨愁,这是合乎周礼的。

而王嘉,对这件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

在八月丙戌的时候,郑庄公带领齐国人去朝见周天子,这件事情也是合乎周礼的。

鲁隐公和莒国人在浮来这个地方结盟,是成全纪国对和好作出的努力。

冬天的时候,齐僖公派人来到鲁国报告三国讲和的事情。

鲁隐公介于这件事情,便要求众仲回答说。

“君王使三国消除互相报仇的图谋来安定他们的人民,这是君王的恩惠啊。”

“寡君听到了这件事,岂敢不承受君王的明德。”

而在一旁静静围观着的王嘉,对此也深有体会。

“这一国的国君,好比是国家的领导人,如果领导人的才能和政绩十分突出,帮助了百姓很多事,那么这个国家的百姓也会跟着他一同享福。”

“如果说有一位贤明的领导人能够领导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使得人民安居乐业,我想没有一个人不会认同他的领导。”

“就算是有反对的声音,那也必定是极少数敌对想要阻碍盛世大业的敌人所发出的。”

又过了一些时日,无骇去世了。

大臣羽父为他请求谥号与氏族。

鲁隐公向众仲询问了有关氏族命名的制度。

众仲回答说。

“天子建立有德的人为诸侯,依照他出生的地方赐予姓,分封给他土地,又赐给他氏名。”

“诸侯以他的字作为谥号,后人就因此以这个谥号成为氏族。”

“累代做某官而有功劳,后人就以官名作为氏族,封在某邑的也是如此。”

一听这番话,鲁隐公很是赞同。

于是乎,他便命令无骇以公子展的字展作为氏族,上书周天子请求谥号,进行下葬。

王嘉,对众仲的观点也是十分赞同。

在这一过程之中,王嘉与许多的诸侯国的君主以及大臣结为了朋友,并与他们讨论了一系列事宜,还产生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当他从《左传》鲁隐公八年的世界中回到现实,回过神来,他便连忙去做他的相关书籍整理工作,并与他的师兄妹进行讨论。

后来,他便再度马不停蹄的去询问他的老师左丘明大师寻求相应的解答。

接下来,师生问答环节便开始了。

在问答结束后,当王嘉想再度提起先前那件事时。

只见,老师左丘明左大师用十分怜悯的目光朝他看了看,随后叹了口气,然后不紧不慢的说道。

“唉…”

“嘉儿,思来想去,为师觉得为师在先前的做法确实有些过分了。”

“为师承认为师当时是意气用事,所以才对你发了火,没有好好的听你询问的话,给你详细的解答。”

“你要记着,在这世间,没有任何事情是一帆风顺的。”

“既然是有顺利的事情,那就必定会有挫折与坎坷。”

“为师我也是知道,现在这世间动荡不安、变化莫测。”

“除了对未来合理的推测,和根据以前的历史进行反思推敲,谁也不知道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不过…嘉儿啊,为师希望你能够在今后坎坷且喜悲并重的日子里,能够坚定本心,继续前行。”

“这也是为师我,对你的一个殷切期盼。”

“即使到了未来,回到了属于你的那个时代,没有为师的教导,为师也希望你能够跟随你的那个时代的老师,好好学习,继续钻研学问,为国为民做贡献。”

一听老师左丘明如此说来,王嘉对此很是点头称赞。

之后,当老师左丘明笑了笑,询问王嘉之后他辞官回乡,他的那几个师兄妹可能都会因为各种原因离他而去,他也会离开吗?

王嘉一见这个询问,很是自信的表示在未来仍然会紧随老师其后,跟随老师一同学习,帮助老师。

这一番话,让身为老师的左丘明很是感动。

他也表示,他会尽他的所能去传授他知识,答疑解惑的。

后来,左丘明左大师,还继续鼓励他在书海之中遨游寻找答案,并且积极的引导他自我思考。

王嘉呢,他也是在积极努力的践行着。

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