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经过他的那几位师哥师姐,还有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的疑惑,有很多都得到了解答。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棘手的问题,是他们始终难以预料的。
后来,还是在他的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的亲自带领下,前往他的书库查阅了大量相关的竹简卷帛书籍。
最终,他的疑惑才得以解答。
与此同时,他除了与他的那几位师哥师姐,还有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交流外,他还将我获得的知识一分不落的记录在他的竹简小册子,还有簿筏之中,好之后回到他的那个时代,与现代的专业书籍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比对。
再到了后来,一切便恢复正常。
而王嘉呢,他也着手去寻找《左氏春秋》中记载着关于鲁桓公第十五年的竹简草稿。
之后,他又通过自己阅读白话文的记忆,使用头脑风暴与情景再现法,进入这鲁桓公第十五年的世界,进行游历。
关于所负责区域的竹简与书籍的整理工作,他也像往常一样,把他们先放到了一边,之后再做。
小主,
不多时,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与交织。
他的思绪,很快便来到了鲁桓公第十五年的世界。
说来也巧,在这一年,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
在鲁桓公执政第十五年春天二月的时候,周恒王派家父来鲁国求索车辆。
紧接着,三月乙未的时候,周桓王去世了。
后来,夏天四月己已的时候,正式安葬齐僖公。
五月的时候,郑厉公突逃亡到了蔡国。
与此同时,郑世子忽,回到郑国复位。
而在这个时候,许叔进入了许国。
鲁桓公与齐襄公,恰巧又在艾地相会。
邾国、牟国、葛国的国君来到鲁国朝见。
之后,秋天九月份的时候,郑厉公突进入了栎邑。
最后,冬十一月的,鲁桓公与宋庄公、卫惠公、陈庄公在袲地相会,攻打郑国。
话说,在鲁桓公执政第十五年春天的时候,只见王嘉来到了一处令他十分熟悉的地方。
“这里,看起来好生熟悉啊…”
(连忙)“咦?!不对,这里…按道理来讲,应该是周王室的宫殿呀。”
想到这儿,只见王嘉二话不说,心中便困惑了起来。
“可是为何,我现在…会出现在这里呢?”
“难不成,在这里…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此刻,当王嘉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
突然…只见在他的耳边,突然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这个声音,好耳熟…”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去看看吧,不过得小心一些,不能让守卫在这里的官兵给发现了。”
想到这儿,只见王嘉结合先前的经验,偷偷摸摸的顺着声音传来方向移去。
果不其然,当他来到声音传出之地,他便看到了让他十分熟悉的一幕。
此刻,只见周桓王在宫殿里,与家父在私下密谋着什么事情。
“大王,这件事,依卑臣来看,有点儿…实属不妥吧。”
“唉呀,家父,你何必有太多顾虑,孤一向说话一言九鼎,孤先前已经与那鲁国的使臣碰过面,并详细说清楚其中的情况了。”
“家父此去一行,只需照孤的要求,去鲁国求索车辆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家父自然不必担心。”
“再说了,孤与那诸侯,本就是‘君臣关系’,上级有难,难道说下级不应该施以援助吗?”
此刻,只听周桓王把话说完,在他对面的家父,显得那是既尴尬又无语。
“这…”
“大王,话虽如此,可…”
还没等家父把话说完,这周桓公便连忙打断了他的话,还一度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唉呀,我说家父啊,眼看事情都到这个份上了。”
“你总不能…一个回怼,就拒绝孤的提议了吧。”
“孤此刻,也是在为家父你着想啊。”
“再说了,这鲁国先前是在我周王室的授意下,才得以能够和那么多的诸侯国相结交,势力进一步壮大。”
“怎么,到了现在,我方有难,难道就不能请求他鲁国的帮助了?”
“这还…有没有王法!”
眼见,此时见周桓王态度如此“强硬”,话也谈不下去了。
索性,家父也只能是照作了。
之后过了不久,他在向周桓王恭敬行君臣之礼后,便先行告退了。
就在这个时候,在一旁围观着的王嘉,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这一幕,我总觉得十分熟悉。”
“果然,和我想得一样。”
“这一幕,是《左氏春秋》中周桓王派家父前往鲁国索要车辆的事情。”
“我记得,原书中对于这件事情评价说这是不合乎周礼的。”
“既然如此,那为何…这周桓王仍要不顾及这些,铁了心要做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