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樱目前了解的有三种途径:一,她的研究解决了重大的社会问题,二,研究政策与国家宣传方向一致,第三就是获得相关部门推荐。
前两种途径都是在研究成果出来后,到那时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她只能选择最后一种。
王部长满脸严肃:“不行!”
时樱愕然:“为什么?”
王部长也是起了爱才之心:
“你立的军令状是内部的,一旦接受采访宣扬出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如果失败,时樱面对的是全国的口诛笔伐,名誉、人格都将完全被践踏磨灭。
他真不忍心。
时樱:“在内部失败,和在全国人民面前失败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部长,我不会止步于次,也绝不会败。”
……
汤桐一脚踏进记者部。
里面嗡嗡的谈话声瞬间冻结,刚才还聊的热火朝天的人纷纷扭过头,各干各的事去了。
汤桐心中有火不敢撒,自己一没偷,二没抢,这些人就是排挤她。
想到家里人说让他和同事打好关系,汤桐目光扫过旁边一位正戴着套袖誉写稿子的中年同事。
他下了很大决心决定试试热脸贴冷屁股:
“崔同志,天冷了,我热水壶里有热水,你要来点吗?
“我有手有脚,还是自力更生为好。”
什么自力更生,这分明是暗讽他走关系进来。
汤桐的脸一下红了,讷讷坐在凳子上不吭声。
场面一时尴尬至极,就在这时,一声清脆的呼唤打破寂静。
“汤同志,外面有人找。”
汤桐匆匆溜了出去,一肚子火在看到那位号称找他的那位女同志终于发了出来。
“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俞非心翻了个白眼,这人记性也不太不好了,上次见面时可没见他有这么大脾气。
“时樱,你还记得吗,她让我来找你。”
再次听到时樱这个名字,汤桐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
那位女同志向他打听过投稿的忌讳,他当时还想追求那位女同志,去家属院蹲了几次没蹲到人,也就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