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代号“缄默”

1982年的这个春节注定要与众不同!

西北某航空试验场的停机坪上,一架歼-8D战机静静蛰伏在晨雾中,银灰色的机身蒙着层薄薄的白霜。

乔安踩着沾满油泥的胶鞋走近,指尖抚过机翼边缘时,触到的不是冰冷的金属,而是一层细腻如磨砂皮的暗灰色涂层。

这便是她们团队研制出的第一代雷达吸波材料,代号“缄默”。

“材料附着力检测完成,300次冷热循环无剥落。”

研究员老周举着检测仪器小跑过来,蓝色封皮的试验报告上,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记录着高达七百多次失败的数据。

乔安翻开报告,扉页贴着张剪报,那是陈春芳剪下来的一则外媒报道。

【M军F-117原型机已完成雷达隐身测试……】

看着这则报道,乔安的心情有些复杂,“我们终于不用再羡慕别人了…”

停机坪另一端的临时实验室里,陈春芳带着几个年轻研究员正用特制喷枪调试涂料粘度。

铁架台上摆满贴着编号的玻璃瓶,有的装着黑色粉末,有的盛着粘稠的胶体,那是经过上千次配比的碳化硅纤维与环氧树脂基底。

“乔安——上次戈壁测试掉的涂层找到了原因!”

她举着显微镜喊道,镜片下,脱落的涂层断面清晰可见。

“风沙撞击导致的微裂纹,咱们得加超细空心微珠增强韧性。”

乔安凑过去细看,突然想起两个月前的那场失败。

当时第一批涂层刚涂到试验机上,就遭遇了沙尘暴,第二天检查时,机翼表面的涂层成片剥落。

那天晚上,她们在实验室里熬到天亮,把刮下来的碎涂层分成五十份逐一分析,终于在黎明时分发现了材料韧性不足的症结。

“开始进行战机表面预处理。”

乔安直起身,声音里还带着熬夜后的沙哑。

雾气渐散时,机身喷涂已完成大半。

暗灰色的涂层覆盖了机翼、机身和垂尾,原本圆润的机身线条被刻意打磨出锐角边缘。

这是根据电磁散射模型设计的隐身外形,能让雷达波向四面八方折射,而非原路反射。

老周拿着便携式雷达探测器在50米外测试,屏幕上的信号强度从最初的120dB骤降到3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