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姜维一计害三贤

却说姜维对钟会说:“可以先让监军卫瓘去收捕邓艾。如果邓艾杀了卫瓘,那他谋反的实情就坐实了。将军您再出兵讨伐他,这才是名正言顺的做法。”钟会非常高兴,于是命令卫瓘带领几十个人进入成都收捕邓艾。卫瓘手下的人阻止他说:“这是钟司徒故意让邓征西杀了将军您,以此来坐实邓艾谋反的罪名啊。千万不能去。”卫瓘说:“我自有办法。”于是发布了二三十道檄文。那檄文上写道:

奉朝廷诏书收捕邓艾,其余的人一概不追究。如果早早前来归顺,爵位和赏赐会像以前一样保留。有胆敢不露面的,就诛灭他的三族。

随即准备了两辆囚车,连夜朝着成都进发。

等到鸡叫时分,凡是看到檄文的人,都跪在卫瓘的马前。这时邓艾还在府中没起床,卫瓘带领几十人突然闯入,大声喊道:“奉诏书收捕邓艾父子!”邓艾大惊,从床上滚了下来。卫瓘让人把他绑在囚车上,他的儿子邓忠出来问道:“为什么要这样?”话还没说完,也被抓了起来,绑在另一辆囚车上。邓艾手下的将领一起赶来想抢夺,卫瓘呵斥道:“诏书在这里,敢乱动的人诛灭三族!钟司徒的大军马上就到了!”众人望见远处尘土扬起,侦察的骑兵已经赶到,于是各自丢下兵器逃走了。钟会的军队到达后,钟会厉声斥责邓艾:“放牛的小子,竟敢如此放肆!”还用马鞭抽打他的头。姜维也骂道:“匹夫!为什么不建立能流传万世的功名呢?”邓艾也大骂他们。钟会下令把邓艾父子押送前往洛阳。

钟会进入成都后,完全接管了邓艾的军队,声威大震,便对姜维说:“我今天才实现了平生的愿望啊!”姜维说:“明公从淮南之战以来,谋划从未有过失误,司马氏能有今天的兴盛,都是您的功劳。如今又平定了蜀地,威望和德行震动天下,百姓推崇您的功劳,君主忌惮您的谋略,这样的情况下,想保全自身可能吗!韩信在天下纷乱时没有背叛汉朝,却在天下平定后被猜疑;文种不跟随范蠡泛舟五湖,最终拔剑自刎,这难道是君主昏庸、臣子愚蠢吗?是利害关系使得他们这样啊。现在您大功已经建立,大德已经彰显,何不效仿陶朱公泛舟江湖、隐姓埋名,登上峨嵋山,追随赤松子遨游呢?”钟会笑着说:“您说得太长远了。我才四十岁,正想建立流传万世的功名,让地下的祖宗也荣耀,怎么能效仿陶朱公呢?”姜维说:“其他的事凭明公的智慧和能力都能处理,就不用麻烦老夫了。”这正是姜维劝说钟会谋反的地方。钟会拍手大笑说:“伯约是了解我的心意啊。”从此两人每天商议用兵的计策。姜维暗中给后主写信说:

希望陛下暂且忍受这几天的屈辱,我打算让国家从危亡中重新安定,让日月从昏暗里重放光明,再次复兴汉朝江山。

钟会正和姜维谋划着谋反,忽然有人报告说晋公司马昭的大军驻扎在长安,先有书信送到。钟会接过信,信里的意思是说:

我担心司徒您收捕邓艾不能成功,所以亲自在长安屯兵。咱们很快就能见面了,先把这事告诉您。

钟会十分吃惊地说:“我的兵力比邓艾多好几倍,晋公知道我独自就能办妥收捕他的事。如今他亲自领兵前来,这是对我起了疑心啊。”于是就和姜维商议。姜维说:“君主怀疑臣子,臣子必定会死,难道没看到邓艾的下场吗?”钟会说:“我心意已决!事情如果成功,就能得到天下;如果失败,就退守西蜀,也能像刘备那样割据一方。”姜维说:“最近听说郭太后刚去世,可以假称太后有遗诏,命令讨伐司马昭,以惩处他弑君的罪行。凭明公您的才能,完全可以横扫中原。”钟会说:“伯约你就当先锋,到时候咱们共享富贵。”姜维说:“我愿意效犬马之劳。只是担心众将不服啊。”

钟会说:“明天是上元节,在旧皇宫里张挂大量灯火,宴请众将领。如果有不服从的,就把他们全部杀掉。”姜维心里暗暗高兴。

第二天,钟会、姜维两人邀请众将领赴宴饮酒,到了三更时分,钟会手持酒杯大哭起来。众将领惊讶地问他原因,钟会说:“郭太后临终时有遗诏在这里,说司马昭在南阙弑杀君主,大逆不道,早晚要篡夺大魏的天下,命令我讨伐他。你们各自签名,共同成就这件事。”众人都十分吃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钟会拔出剑来,说:“违抗命令的人斩首!”众将领只好依从他。签名完毕后,钟会把众将领软禁在宫中,派重兵把守。姜维说:“我看众将领心怀不服,不如把他们活埋了。”钟会说:“我已经让人在宫中挖了一个大坑,准备了几千根木棒,要是有不服从的,就打死了填进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