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社区广场舞大赛的“魔性对决”与笑到岔气的舞姿比拼
春分的风带着点刚抽芽的柳丝味,李淑琴举着手机支架往社区广场跑时,被地上的电线绊了个趔趄。抬头一看,杨永革正踩着个小马扎,往竹竿上绑音响线,张大爷蹲在旁边递胶带,两人配合得像两只忙着筑巢的麻雀——准确说,是杨永革踩翻了马扎,一屁股坐在张大爷背上,音响线缠成了团乱麻,从槐树上垂下来,像挂了串绿色的面条。
“家人们!社区广场舞大赛彩排现场直击!”李淑琴笑得镜头都在颠,“今天主打一个‘老年迪斯科现场’,错过这波魔性舞姿,得等明年开春才能瞅见!”
弹幕里的“哈哈”像刚解冻的春水似的涌出来:
“杨师傅这坐姿,是给张大爷按背呢还是练杂技?”
“这电线缠得比我姥姥的毛线团还乱!建议叫‘解不开乐队’出道!”
“李奶奶呢?她的‘非遗舞步’该不会还在对着镜子抠动作吧?”
话音未落,李奶奶拎着个红绸扇从活动室冲出来,红运动背心外面套了件亮片坎肩(张大妈淘汰的),坎肩的亮片掉得像流星雨,手里还攥着张皱巴巴的舞曲单。“磨蹭什么呢!”她把舞曲单往杨永革头上拍,单页飘落在乱麻似的电线里,“《最炫民族风》都快成《最炫催眠曲》了,再不开音响,我这领队要当场罢演!”
这场广场舞大赛是街道办为了给社区文艺队“冲业绩”搞的,规定每个楼栋出一支队伍,跳指定曲目《最炫民族风》,但允许加“特色动作”——李奶奶拍板说这叫“百花齐放”,结果各楼栋为了“特色”差点打起来。
一号楼的队伍最“硬核”。刘阿姨把孙子的跆拳道服改成了演出服,白腰带系在花棉裤外面,踢腿时能露出里面的绿秋裤;王大爷拿着把太极剑当道具,舞到兴头上差点劈了旁边的路灯,被李奶奶用红绸扇敲了手背:“这是广场舞,不是武林大会!”
二号楼的杨永革是“编外成员”——他本来是负责放音乐的,结果被李奶奶拽着学了三天,硬是成了“男领舞”。此刻他穿着件印着“帅”字的文化衫(洗得发白),正跟着音乐扭胯,左手比心右手划圈,动作僵硬得像个刚上弦的机器人,张大爷在旁边当“伴舞”,手里挥着个鸡毛掸子,把杨永革的文化衫扫得全是毛。
“老杨你这胯扭得像生锈的门轴!”李奶奶举着红绸扇当指挥棒,“往左边!左边!你那是右边!再错就把你发配去看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