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章 周公子,你晕了

“本是蓬蒿人,误入朱门庭。”

“冷眼观世态,热血付丹青。”

“今朝风云会,一纸辨浊清。”

“不求闻达贵,只求寸心明。”

念到最后一句,徐明静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

“好诗!”

他这一声大喝,中气十足,震得全场嗡嗡作响。

“此等胸襟!此等气度!将自身遭遇、眼前处境、心中志向,尽数融入这二十八字之中!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这哪里是寻常文人能写出来的!”

全场哗然!

能让徐明静先生如此失态,当众抚掌盛赞的诗,到底写了什么?

一时间,无数人伸长了脖子,想要一窥究竟。

郡守也看完了,他抚着胡须,眼中满是欣赏,连连点头。

“不错,不错!风骨自在其中!”

周贯的脸色,在徐明静和郡守的赞叹声中,一点点变得难看起来。

他死死盯着那张纸,仿佛要把它看穿。

然而,不等众人从诗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场中的苏云,又动了。

他看都未看评判席一眼,直接将那张写了诗的宣纸随手放到一旁,又铺开了一张新的。

还是那支笔,还是那砚墨。

他再次提笔,蘸墨,落笔。

这一次,他写的,正是刚才那首《自明》。

如果说刚才众人只是惊叹于他作诗的速度,那么现在,当他们看清他笔下的字时,整个兰亭园林,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死寂。

那是什么字?

笔画瘦削,却挺拔如松。

转折处锐利如刀,锋芒毕露。

撇捺间飘逸如仙,风姿绰约。

每一个字都结构奇崛,带着一种寻常书法绝没有的华贵与傲气,仿佛天生就该立于顶端,俯瞰众生。

“这……这是……瘦金体!”

人群中,徐耀祖一声惊呼,打破了寂静。

“就是这个!我爹书房挂着的,就是这种字体!”

“天啊!传闻竟是真的!徐家公子的字,真的是他代笔的!”

“这种字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议论声,惊叹声,抽气声,此起彼伏。

苏家席上,苏振和苏文父子,脸上的冷笑早已僵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骇然与难以置信。

他们死死盯着场中那挥毫泼墨的身影,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砰!”

评判席上,徐明静激动得再次拍案而起。

这一次,他连礼数都顾不上了,竟直接从席位上走下来,快步走到苏云的案台前。

他弯下腰,几乎要把脸贴到那宣纸上,一双老眼死死盯着那一个个风骨卓绝的字,浑身都在微微颤抖。

苏云最后一笔落下,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