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峰巅,成蟜对《初阶熵力应用模型》的解析与改造已初步完成。他并未急于将这些新知识应用于自身核心本源,而是继续在“沙箱”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模拟验证。
意识空间内,灰白色的数据流奔腾不休,构建出各种极端环境下的测试场景。
【测试场景7:高强度能量屏障突破......熵力锁链应用......计算最优共振频率......模拟突破成功!效率提升31.5%!】
【测试场景12:复杂规则环境下的微观热寂......导入多宇宙常数变量......修正完毕,适应性提升!】
【推演新公式:混沌能量提取效率优化公式(暂命名:熵吸公式)......模拟运行......预计可提升本源恢复速度15%-20%!】
每一次成功的验证与优化,都让他对熵系力量的理解更深一层。这种力量远比单纯的破坏更加精妙与强大,它涉及规则底层的定义与重写,是一种近乎“权限”的能力。
在一次次模拟中,他尝试将一缕极其微弱的、经过彻底“净化”和“改写”的熵系感知力,依照模型中某种隐晦的指引,小心翼翼地探向意识空间之外,并非针对物质界,而是触碰那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的空间维度本身。
嗡——
一种奇特的“触感”反馈回来。那并非物质的触感,而是一种对空间结构“疏密”、“曲率”、“稳定性”的直观感知,甚至能隐约“听”到维度之间细微的“摩擦”与“波动”。
这种感知并非神念,而是更底层的、基于规则的“探测”。就在这缕感知力蔓延的瞬间——
【警告!检测到高维扫描轻微增强!扫描源:深空意志!扫描触发条件:疑似‘维度感知’应用达到预设阈值!】
混沌系统立刻发出警报。
成蟜瞬间收回了那缕感知力,一切异状随之消失。深空的扫描也如同潮水般退去,仿佛只是某种自动机制的反应。
成蟜的熵瞳之中数据狂闪。
【结论确认:深空提供的模型中,确实隐含着‘触发机制’。一旦对维度相关应用达到一定水平,便会引来其关注。】
【应对策略:暂停所有涉及维度的深入应用研究。优先应用于内部恢复与基础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