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野鸟结束(一)

司乡又说:“那劝导者劝你放弃仇恨的行为是不是等同于叫打你的人回去休养然后有再打你一拳的机会呢?”

这个逻辑,没毛病啊。

但是,威尔逊想说的是,“劝导一定是在停止伤害之后的。”

“那么,劝导者能保证加害者就不会再伤害受害者了吗?”司乡又问他,“如何保证?”

这谁能保证?

威尔逊也无法举证证明怎样的方式能约束一个作过恶的人不再去作恶,所以他只能说,“那难道就不该劝吗?”

“那是另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说的是劝导者的劝导对于受害者的作用。”司乡把话题拉回去,“受害者已经受害了,而劝导者的劝导他放弃报复,等同于在支持加害者有恃无恐,也会有可能让受害者认为他是不被支持和保护的。”

“这样的认知会很容易叫受害者产生精神上被孤立。”

司乡再问一句:“如果有人无缘无故的捅了你一刀,然后所有人都围上来说叫你原谅那个人,他们说那个人可能是受刺激了,可能他家人过世了,可能他股票亏损了,总之,不管什么理由,他们都要求原谅那个捅你的人。”

“你又怎么想?”

“你会愿意原谅吗?”

“会觉得这个人在捅完你过后就不会再捅你一次吗?”

“又会觉得他不会再捅其他无辜的人了吗?”

就如同沈家老三一样,他难道看不出来一个丫环没有能力去杀他母亲吗?可他不仍然还是一再下手?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柿子挑软的捏罢了。

不得不说,司乡嘴皮子是有些利索的,一席话下来叫威尔逊无法反驳。

“小司,你这个逻辑很清晰啊。”威尔逊竖了拇指给他,“从来只有劝人放弃仇恨的,还真没听过几个人说一定要报仇的。”

司乡:“大家只是都不肯说出来罢了,或者劝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的,到了自己身上一个比一个打得厉害。”尽说大实话。

“那布兰达会原谅珍妮给她的伤害,但是她会不会也原谅其他人?”威尔逊重新说回小说情节去,“会不会也原谅她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