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佩帮忙联系的船是卡纳德公司的新船,说是目前差不多最快的船了,不但如此,还给小司找了几个一路同行的人。
只是,司乡不望着这五个异域长相的人,没看出来他们是哪国人。
“阿拉伯人。”连长佩介绍说,“他们要去我们那边弄些东西过来,正好和你们一起。”
司乡头回见到阿拉伯人,难免多看了两眼。
连长佩叫他稍等,自己出去送了人以后回来招呼小司和威尔逊一起坐下说正事。
“卡纳德的船大概要走多少时间?”司乡比较关心这个,“路上在那些地方停靠?”
连长佩拿出一张纸条给他,上面写了大概的路线,跟来的时候差不多,经西贡、海防,香港那些地方,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在一个月能到,也就是说比他来时还省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虽然票价是比其他船稍微贵了一点,但是一个星期可以让你多点时间去找到买家。”连长佩考虑的不单单是船钱,“如果我没有判断错误的话,你的香蕉就该是没有找到买家的。”
这个确实是,国际电报不能写太多字,不但是因为贵,也因为人家不让写,所以司乡只能尽量简省一些。
“可惜我们东家的铺子不卖果子,不然倒是可以搭着一起。”连长佩随口说了一句又把话题转回来,“那几个阿拉伯人在这边有公司,已经开了两三年了,不用担心他们会跑,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司乡稍稍放心,又问:“他们要去上海弄什么?”
“他们什么都可能弄。”连长佩笑得意味深长的,“枪械、炸药、食物、布料、人口,只要他们觉得赚钱的,他们都可能弄。”
这听起来做得还挺大啊?
连长佩看他样子就知道他误会了,解释了一下,“他们的确什么都弄,有些东西只是转给别人去卖,他们只赚少部分的钱,但是安全。”
“那他们路子挺广。”司乡想到了什么,“我要给他们付钱吗?”
“要,每个人十块。”连长佩说,“但是到了上海以后你完全可以从他们身上赚回来,他们是第一次去中国。”
司乡听明白了话中的暗示,那五十出得心甘情愿的,又问什么时候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