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年下来他们钱没存下多少,先前的单子已经亏了一部分,现在拖着,仍旧是在亏的。”
苏庆灵其实觉得有些可惜:“都是没法子,其实是他们把成本压得太低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到这里,司乡就请教起来,“你们家的生意倒是一直稳定的,也几乎都是本地美国人的单子,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么。
苏庆灵倒也没瞒着她,“我家来得早,我们已经是美国户籍了,所以在信任度上,要比其他华人高一些。”
苏家已经在这边三四代人了,根基比梁家要稳得多了。
苏庆灵又说:“其实梁叔叔他们来得也不算太晚,那会儿只要舍得花大价钱,能在其他州弄个美国户籍的,他们不肯。”
“那会儿梁大哥的爷爷想着回去的。”
叶落归根,是很多离乡背井之人的执念。
司乡就事论事,“所以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合作,用你们的信任去谈客户,用他的人工来做事。”
“对,但是梁叔叔舍不得放弃他们的牌子。”苏庆灵说,“加工别家的的订单,他们家的牌子就要消失了。”
一个创业出来的人,哪里能轻易舍下自己心血铸就的品牌。
司乡又问:“那他们还能坚持多久?能有转机吗?”
“如果他们执意不肯贷款,那他们就没有足够的钱去支持继续做之前的客户。”苏庆灵说,
“可是如果贷款做之前的客户,那加上利息的部分,他们的利润空间做出来也是不赚钱的,等于白忙。”
白忙还不如不做呢。
所以现在梁家要么低头,放弃自己的牌子,去做苏家或者别人的订单。
要么是接受暂时白忙,先让工人有事做着,再利用这段时间下苦功去找新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