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陆承宇的供应链支持

林薇薇接过手机,立刻给康源食品厂的负责人打了电话,对方不仅确认了礼盒的规格和口味,还主动提出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调整里面的零食搭配——比如减少高糖零食,增加低卡的坚果和果干,这正好符合团队之前调研的“学生更关注健康”的需求。挂了电话,她看着陆承宇,心里满是感激:“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们之间还说这些?”陆承宇揉了揉她的头发,“不过这次的事也给你们提了个醒,校园项目的供应链不能只看价格,稳定性和应急能力更重要。明天我让李哲派两个供应链专家去你团队,给大家做个培训,教你们怎么筛选优质供应商,怎么制定应急方案,还有如何优化库存,避免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

小主,

林薇薇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们团队之前都没接触过供应链管理,很多地方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要是能有专家指导,肯定能少走很多弯路。”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林薇薇刚到直播仓库,就看到两辆印着陆氏物流logo的货车停在门口,康源食品厂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卸货,两百份印着各高校校徽的零食礼盒整齐地堆放在托盘上,包装鲜亮,比之前惠民食品的样品还要精致。

“林主管,这是陆总特意吩咐的,每一份礼盒里都多放了一张校园周边的优惠券,学生凭券可以在我们合作的校园超市兑换小礼品。”康源的负责人笑着递过来一张优惠券样品,上面印着可爱的校园插画,还印着“校园直播专属”的字样。

林薇薇接过优惠券,心里一阵温暖——陆承宇总是能想到这些细节,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还为团队争取到了额外的福利,这对提升粉丝的好感度无疑是锦上添花。

八点半,陆氏的两位供应链专家准时来到团队办公室。其中一位是有着十年供应链管理经验的王工,另一位是负责库存优化的刘姐。王工一进门,就拿出一份精心准备的PPT,上面详细讲解了“校园供应链的三大核心要素”:

“第一是供应商筛选,不能只看价格,还要考察对方的生产能力、质检标准和应急机制。比如我们陆氏选择供应商时,会要求对方提供近三年的供货记录,还要实地考察工厂,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产能应对突发订单。”

“第二是物流时效把控,校园订单的配送地址大多集中在高校,我们可以跟物流商约定‘校园专属配送路线’,避开早晚高峰,同时在各高校设置临时自提点,方便学生取件。另外,一定要跟物流商签订‘时效保障协议’,一旦延迟,要有明确的赔偿方案。”

“第三是库存优化,校园消费有明显的周期性,比如开学季需要文具、生活用品,考试季需要零食、咖啡,我们要根据这些周期提前备货,避免库存积压或短缺。这里有个‘ABC库存管理法’,可以把产品分为A类(热销品)、B类(常规品)、C类(滞销品),A类产品多备货,C类产品少备货,这样能降低库存成本。”

刘姐则拿着平板电脑,现场演示了陆氏内部使用的库存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实时同步销量和库存数据,当某款产品的库存低于预警线时,会自动提醒补货;还能分析历史销售数据,预测未来的销量趋势,比如下周有期中考试,咖啡和能量棒的销量可能会上涨,系统就会建议提前备货。”

团队成员们听得格外认真,小张还拿出笔记本,把重点内容都记了下来,时不时举手提问:“王工,要是遇到像这次一样的暴雨天气,物流无法配送,我们除了换供应商,还有其他应急方案吗?”

王工笑着回答:“当然有。我们可以跟周边的高校超市合作,建立‘应急库存点’,把一部分热销产品提前放在超市里,一旦物流出问题,就从超市调货,虽然成本会高一点,但能保证直播顺利进行。另外,我们还可以跟供应商约定‘分批次发货’,比如把两百份礼盒分成两批,一批提前三天到货,一批提前一天到货,这样就算其中一批出问题,还有另一批可以应急。”

培训持续了两个小时,结束后,王工和刘姐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说以后团队遇到供应链问题,随时可以咨询他们。小张看着笔记本上满满的笔记,兴奋地对林薇薇说:“主管,这次培训太有用了!以前我总觉得供应链就是‘拿货、送货’,现在才知道里面有这么多门道,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库存和物流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