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镇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去打扰她。
他知道,长平公主需要这样一场……毫无保留的宣泄。
将积压在心中十数年的痛苦与屈辱,尽数……哭出来。
良久,哭声渐歇。
长平公主缓缓地从地上站了起来,擦干眼角的泪水,那张苍白的俏脸之上,虽然依旧带着泪痕,但那双美丽的眸子之中,却已然……恢复了往日的坚毅与决然。
她转过身,走到朱镇面前,看着眼前这个为她,为大明,撑起一片天的男人,那双美丽的眸子之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
她猛地对着朱镇,再次……盈盈下拜!
“皇叔!”她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父皇在此殉国,大明江山,在此蒙尘!”
“今日,您率领王师,光复京师,驱逐鞑虏,重振我大明声威!此等不世之功,足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逼视着朱镇,声音陡然拔高了八度,如同杜鹃啼血,响彻整个煤山!
“微娖,今日,便在此地,在这父皇殉国之地,再次……沥血恳请皇叔!”
“登基称帝!以慰先帝!以安天下!”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是心中巨震!
他们没想到,长平公主竟然会……再次劝进!
而且,还是在这样一个……如此悲壮,如此特殊的场合!
朱镇看着眼前这位眼神决绝,近乎偏执的长平公主,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他知道,这一次,他……不能再拒绝了。
时机……已经成熟。
人心……已然可用。
他缓缓地转过身,目光扫过山下那座历经沧桑,却又重新焕发生机的北京城,扫过那广袤无垠的神州大地,声音平淡,却又带着一股……仿佛能穿透历史,洞悉未来的力量。
“我大明,自太祖高皇帝开国,传至崇祯先帝,历二百七十六年。”
“其间,有过洪武之治的赫赫武功,有过永乐盛世的万国来朝,有过仁宣之治的休养生息。”
“但也……有过土木堡之变的奇耻大辱,更有过……党同伐异,国事日非的末世景象。”
朱镇的声音,在大明臣子面前,是那样的深沉,也是那样的有力。
“我大明,亡国,非亡于流寇,更非亡于鞑虏!”
“而是……亡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