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果树已经开过了花,长出了嫩叶,在微风里轻轻晃着。
在这片初现雏形的绿意之间,那些用石灰标出界限的不同功能区,施工的动静更大了。
地基坑挖得更深,夯土的声音、工匠的吆喝声和材料的搬运,都在新绿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忙碌。
在圆心处的核心区,一块高地被平整出来,打下了特别深厚的地基。
旁边,办公区域最深的地基坑已经挖好,民夫们正在挖掘地下区域的轮廓。
中央广场在夯实,图书档案馆等建筑的地下同样也有各种地下层,并且连贯相通。
工匠开始用木板支模,准备浇筑钢筋水泥的基座。
内环带的各个功能区也已动工。
公共与教育区里,学校和医院的地基坑已经成型,民夫们在坑底铺设碎石。
附近的空地上,临时棚屋作为临时医院和课堂。
科研与核心生产区的场地刚平整完,工匠们围着图纸讨论着。
军事区的范围已划定,司令部、军营和军械库的地基坑正在开挖。
中环带面积广阔。
居民区的地块用白灰划出整齐方格,一些示范院落已经开始建设。
标准化兵营的区域地面平整完毕。
规划中的各类工厂用地也已腾出。
外环带紧贴城墙内侧,环形仓储区的地面被加固压实,半地下库房开始挖掘。
马场入口通道初步成型。
城墙内侧预留了火炮墩台的地基。
整个工地,建筑材料堆积如山,主要是青砖、石料和成袋的水泥。
木料多用作模具和脚手架。
关键建筑的地基处,用木板支起的方框内已开始浇筑灰扑扑的水泥砂浆。
为了节省空间,规划中的楼房多是两三层起步,
核心建筑甚至计划达到四五层,样式上要求工匠参考明朝官式建筑的飞檐斗拱,但用钢筋水泥来实现。
目光越过矮墙,外城规划区同样忙碌:
大片荒地在开垦为农田,远处士兵在训练场上操练,更远处河流下风向,砖窑、水泥窑冒着浓烟。
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胚胎,它的水系血脉、建筑骨骼与功能区脏器,
正同时在数以万计的人们手中,依托水泥钢筋,从这片草原上孕育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