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来到二道河畔

钟擎心里清楚,这玩意儿就是后世所谓的老满文,或者叫“无圈点满文”。

他记得,这文字是努尔哈赤在快统一女真各部,

急着要建国称汗的前夕,也就是万历二十七年,

下令让手下两个叫额尔德尼和噶盖的文臣,照着蒙古文的字母样子,硬凑出来的。

“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钟擎暗自嗤笑,

“为了急着摆脱对蒙古文和汉文的依赖,

好显得自己像个正经政权,仓促搞出来的东西,能好到哪儿去?”

他尤其看不上这文字最大的毛病,

好多字母长得几乎一个样,全靠猜上下文才能知道到底念什么。

就这么个简陋粗糙、连记录自己语言都费劲的文字体系,

那奴酋居然还妄想用它来翻译《三国演义》,学习其中的权谋兵法?

“字都认不全,意思都整不明白,能学个什么?

怕不是越学越歪,画皮难画骨。”

钟擎觉得,这恰恰暴露了努尔哈赤及其政权那种急功近利、底蕴浅薄的本色。

一套连记录政令、传播文化都磕磕绊绊的文字,

又能承载多少真正的智慧?

不过是沐猴而冠,装点门面罢了。

想到这里,他越发觉得,自己炮制的那篇《讨奴酋七大罪檄》,

不仅要揭其暴行,更要从根子上剥掉其任何可能披上的“合法”或“文明”外衣。

连自己的文字都如此粗陋不全,谈何天命所归?

不过是一群恃强凌弱、沐猴而冠的强盗罢了。

钟擎对黄台吉送来的那些“礼物”,

压根没怎么上心,随手就分了下去。

那些制作精良的锁子甲、力道强劲的重弓、寒光闪闪的镔铁腰刀,

他看都没细看,直接叫人打包,一并送去了榆林,交给了尤世威补充军备。

那五十支品相极佳的老山参,他吩咐给了主管医疗的刘郎中,叮嘱他用到伤员病号身上。

至于那一百张毛色乌黑油亮的貂皮,他则特意交代,

给营地里的老人每人做件坎肩,抵御风寒。

在钟擎眼里,这些玩意儿加起来,

也远远比不上使团中那两个特殊的“活礼”重要。

那是黄台吉在辽东俘获的两个大明夜不收。

这两人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却始终宁死不降。

对钟擎而言,这两个熟悉辽东地形、敌情且忠勇可嘉的硬汉子,

才是他此行潜入辽东最需要、也最可靠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