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亏损:-97%。
跳楼未遂医疗费:8.6万。
每一笔记录都用,刺目的红色标注,字体和现在分析,柯景阳债务的表单如出一辙。最下方有行,手写体的备注,像是后来添加的:
"永远不要相信K线,会怜悯任何人。"
柯景阳突然明白,为什么小雨,大学要修金融工程。她试图用数学模型,解析那个毁掉,她家庭的恶魔。
"我爸当年,也相信'技术反弹'。"小雨的声音很轻,"跌到30%时,他说这是黄金坑。"
她调出最后一张图:《行为金融学-认知偏差分析》。柯景阳的每笔交易,都被打了标签:
"处置效应"(过早卖出水务股)
"锚定陷阱"(死守25.3元成本价)
"赌徒谬误"(连续亏损后加倍下注)
"根据历史数据,"小雨点开结论页,"具备这三种特质的散户,五年内破产概率……"
92.7%。
这个数字在屏幕上跳动,像心电图最后的波动。
沉默在蔓延。
咖啡馆的音响放着《加州旅馆》,唱到"你可以随时结账,但你永远无法离开"时,小雨从包里抽出个文件夹。
《分手协议》四个字印得工整冰冷。
"签了吧,趁你还没欠更多。"她翻到第二页,突然顿了顿,"对了,这个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