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囚笼风暴

房间中央,一张白色的金属桌,两把白色的金属椅。

刘祥被固定在一把特制的椅子上,四肢被合金镣铐锁住,断裂的骨骼已经被军医做了简单的固定,但疼痛显然还在持续,他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但他脸上的表情,依旧平静得可怕。

审讯室的门开了,袁朗走了进来,手上没有拿任何文件或记录工具。

他在刘祥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他。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审讯室里只有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十分钟后,刘祥先开口了。

“你们这里,连杯水都没有吗?我的待客之道,可比你们周到多了。”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调侃。

“你的厨房里,有三种慢性毒药,两种神经毒素,还有足够炸掉半个食堂的固态炸药。”袁朗的语气平淡无奇,像是在陈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实,“你的待客之道,确实很『周到』。”

刘祥笑了笑:“职责所在,身不由己。”

“职责?”袁朗身体微微前倾,“你的职责是什么?潜伏三年,每天炒菜颠勺,把自己的手艺练得比炊事班长还好,就是为了今天,冲进备用电源室,激活一个不明装置,然后束手就擒?”

“不然呢?”刘祥反问,“你觉得我应该做什么?窃取你们的基地部署图?还是暗杀你们的高级指挥官?那些东西,有意义吗?”

“什么才叫有意义?”

“比如,和你现在这样,面对面地聊聊天。”刘祥看着袁朗,眼神里带着一种奇怪的探究,“让我亲眼看一看,被选中的『守墓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守墓人?”袁朗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你们守着一座坟墓,一座你们自己都不知道里面埋着什么的坟墓。”刘祥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你们每天训练,流血,牺牲,告诉自己是为了保家卫国。但你们守护的,不过是一个正在腐朽的梦,一个即将醒来的噩梦。”

“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袁朗说。

“你会懂的,很快。”刘祥的目光,似乎穿透了袁朗,看向了他身后的某个方向,“当『锚点』开始生锈,固定的就不再是航船,而是不断下沉的棺材。你们所有人,都在这口棺材里,陪着它一起下沉。”

袁朗沉默了。

他发现,自己所有的审讯技巧,在刘祥面前都失效了。

威胁、利诱、心理压迫……这些对一个将自己视为殉道者的人来说,毫无用处。

他不是来窃取情报的。

他更像一个信使,一个专门来传递末日预言的信使。

而他传递信息的对象,就是自己。

---

与此同时,在基地的另一端,吴哲的电子实验室内。

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

吴哲戴着护目镜,正用一把精密的激光切割笔,小心翼翼地拆解着那个从现场带回来的黑色装置。

装置的外壳是一种未知的合金,密度极高,常规的工具根本无法破开。

“成分分析出来没有?”吴哲头也不抬地问。

“出来了!”旁边一名技术员扶了扶眼镜,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头儿,这……这玩意儿的外壳,含有超过百分之十的……锇!还有一些我们数据库里完全没有记录的稀有同位素。这东西,根本不是地球上的技术能造出来的!”

吴哲手上的动作一顿。

“把那个刘祥扔掉的小玩意儿,也给我分析一下。”

“那个已经分析完了。”技术员的表情更加古怪,“那不是通讯器,也不是引爆器。它的结构……更像是一个接收器,一个……生物信号接收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收器?”吴哲皱起了眉,“接收什么信号?”

“不清楚,它的核心模块被物理加密了,我正在尝试破解。但是,根据它的能量回路和天线模式判断,它监测的是一种非常微弱,但持续存在的生命信号。而且,它的监测范围极小,不会超过五百米。”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医疗官神色匆匆地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份密封的文件袋。

“吴哲!袁队让我把这个交给你!刘祥的血液分析报告,最高优先级!”

吴哲放下工具,接过文件袋,迅速撕开。

报告不长,只有两页,但他看得极慢,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凝重。

“怎么样?”旁边的技术员忍不住问道。

吴哲没有回答,他将报告放在桌上,快步走到另一台电脑前,双手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

屏幕上,无数代码飞速闪过。

最终,一张三维人体结构图出现在屏幕中央。

“头儿,这是……”

“林峰的生理数据模型。”吴哲的声音有些干涩,“把他受伤昏迷前,最后一次体检的所有数据,和现在维生系统上的实时数据,全部导入,进行比对。”

“比对什么?”

“生命信号的波动频率,找出那个最稳定,从未改变过的核心频率。”

技术员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刻执行了命令。

庞大的数据流开始涌入模型,进行复杂的运算。

吴哲则死死地盯着那份血液报告。

报告上,几个词被红笔圈了出来:『细胞线粒体异常增殖』,『染色体端粒急速缩短』,『非标准蛋白质合成』……

结论部分写着:该个体,正在经历一种不可逆的、加速的细胞衰变。他的身体,像一个功率被开到最大的引擎,正在疯狂燃烧自己的生命。他不是一个正常的人类。

他是一个消耗品。

一个……生物兵器。

“头儿!出来了!”技术员忽然喊道。

吴哲猛地回头。

电脑屏幕上,经过无数次比对和过滤,最终留下了一段极其稳定的,如同心跳般规律的信号波形。

“把那个接收器的信号特征码调出来,和这个波形进行匹配。”吴哲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是!”

技术员将两段数据拖到同一个窗口。

匹配程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