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宇宙共同体的奠基之路

密统帝国 陛尊居士 4945 字 21天前

“就在拜东即将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时,伟大的皇冠宇宙王您,降临了蓝顿星球。”拉拉木皇帝的语气突然变得激动,他看向米凡的眼神里,满是感激与崇敬,连声音都提高了几分,“那是蓝顿历735年的春天,当时我才十岁,跟着祖母躲在皇宫的地下避难所里,每天靠着少得可怜的压缩饼干度日。有一天,避难所的广播突然响起,说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金色的光,所有人都跑到避难所的出口,扒着缝隙往外看——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场景。”

皇帝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在重现当时的奇观:“您站在拜东的上空,身穿银白色的战甲,背后展开一对巨大的金色光翼,光翼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城市的废墟。您双手合十,从宇宙中汲取‘星核能量’,那些能量像金色的溪流,从您的指尖流淌出来,在拜东的上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光罩。光罩覆盖了整个拜东,连最边缘的废墟都被笼罩在内。”

“然后,奇迹发生了。”拉拉木皇帝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废墟里,那些死去的民众慢慢站了起来——有的是曾经在星途大道上叫卖的商贩,有的是西城区学院的老师,有的是南城区的普通居民,还有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他们的皮肤重新有了血色,身上的伤口在金色光的包裹下慢慢愈合,连破旧的衣服都变得整洁起来。我看到莉娜的父母从废墟里走出来,莉娜当时就在我身边,她看到父母的身影,先是愣了几秒,然后尖叫着扑了过去,抱着父母的腿大哭。她的父母也抱着她,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嘴里不停地说着‘对不起,让你受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金色的光罩持续了三天三夜。拉拉木皇帝回忆道:“那三天里,拜东的废墟上,到处是重逢的哭声和笑声。有人在寻找失散的亲人,有人在帮助受伤的邻居,还有人开始清理身边的废墟。光罩里的温度刚刚好,不冷不热,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星核能量气息,像雨后的青草香,让人精神振奋。到了第三天傍晚,光罩慢慢消散,您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天空中。那时我们才知道,您复活了整整10亿蓝顿星球的民众,其中留在拜东的,就有989万人。”

“可以说,没有您,就没有拜东的今天,更没有蓝顿星球的今天。”拉拉木皇帝站起身,对着米凡深深鞠了一躬,殿内的其他蓝顿大臣也纷纷起身,跟着鞠躬。米凡连忙起身,扶住拉拉木皇帝的手臂,轻声说:“皇帝陛下,不必如此。拯救蓝顿星球的民众,是我作为皇冠宇宙王的责任,更是大宇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我们不能看着任何一个文明在灾难中消亡。”

米凡坐下后,心中对拜东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原本只是看中了拜东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太洋大耳洲位于蓝顿星球的中心,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适合建立共同体总部。但现在,他更感受到了这里民众对和平的渴望:经历过毁灭与重生的人们,比任何人都珍惜当下的生活,也比任何人都愿意为未来的发展付出努力。这份渴望,让他更加坚定了在拜东建立总部的决心。

5. 共同体总部的构想:米凡的文明融合蓝图

“皇帝陛下,”米凡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拉拉木皇帝的期待、蓝顿大臣的好奇、随行成员的支持,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拜东有着辉煌的历史,也经历过沉重的灾难。这些历史不是负担,而是财富——它让我们看到了文明的韧性,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我们相信,在大宇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下,拜东一定能迎来新的辉煌。”

他顿了顿,从随身的空间手环里取出一个全息投影设备,轻轻按下开关。一道淡蓝色的光束从设备中射出,在空中形成了拜东未来的三维立体模型——模型里,古老的皇宫被完整保留,周围环绕着错落有致的新建筑,街道上有发光的植物,空中有悬浮的列车,整个城市像一颗镶嵌在中太洋大耳洲的宝石。“我们计划在中太洋大耳洲建立共同体总部,而拜东,将会成为未来多重宇宙各星球人类所向往的圣地。”米凡的手指在模型上轻轻一点,模型中的皇宫周围亮起了金色的光芒,“这里不仅是行政中心,更是文明融合的核心。”

林野向前一步,接过米凡的话头,指着模型中的建筑细节解释道:“我们会投入最先进的科技,把拜东建设成为大宇宙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融合之城。这里将采用‘生态共生型’城市规划理念——所谓‘生态共生’,就是让城市与自然、本土文明与外来科技、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存。在保留蓝顿星球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我们会融入地球的绿色建筑技术与跨星球能源系统,让每一处建筑都既有历史的温度,又有未来的科技感。”

他指向模型中街道两侧的植物,模型里的植物瞬间亮起了蓝绿色的光:“比如街道两侧,我们会种植‘星蕊草’——这是地球植物学家与蓝顿植物学家共同培育的新品种。它的根部能深入地下五米,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自身生长的养分;叶子里的‘星蕊’能发出柔和的蓝绿色光芒,亮度可以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晚上的时候,星蕊草会像一条发光的河流,照亮街道,替代传统的路灯。而且星蕊草的花期很长,每年有十个蓝顿月都会开花,花朵是淡紫色的,和蓝顿星球的天空颜色相呼应,既能净化空气,又能美化环境。”

陈默也上前补充,他的手指在模型中的建筑外墙上一点,墙面瞬间覆盖了一层透明的薄膜:“建筑外墙将覆盖‘墨鳞纳米薄膜’。这种薄膜是用蓝顿星球深海的‘墨鳞鱼’鳞片提取的材质,经过纳米技术处理而成。它的厚度只有0.1毫米,却异常坚固,能抵御强风、暴雨和小型陨石的撞击。更重要的是,它能自动感知外界温度——夏天时,薄膜会反射70%的阳光,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冬天时,薄膜会吸收阳光中的热量,储存起来,为室内供暖。而且薄膜还有自我修复功能,即使出现划痕,只要接触到空气和水分,三天内就能自动修复,不需要人工维护。”

6. 生态共生城的细节:交通与能源的革新

“城市交通方面,我们将以‘悬浮磁轨列车’为主,辅以‘个人悬浮滑板’,实现零排放、高效率的出行。”陈默继续介绍,他在模型中划出一条银色的轨道,轨道上瞬间出现了一列造型流畅的列车,“悬浮磁轨列车的轨道是用蓝顿星球的‘星铁’打造的,星铁的硬度是地球钢铁的五倍,而且具有抗腐蚀、抗高温的特性,即使在蓝顿星球的暴雨季节,也不会生锈。列车的动力来自‘反重力引擎’,不需要接触轨道,就能悬浮在轨道上方十厘米处,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00公里,从拜东的东城区到西城区,只需要十分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点开列车的内部模型,展示出车厢里的细节:“列车内部采用‘重力调节系统’,即使列车高速行驶,乘客也不会感到颠簸或眩晕,就像在平地上一样。车厢的窗户是‘透明合金’,这种合金既能抵御外部的冲击,又能100%透光,乘客可以透过窗户欣赏拜东的城市风景。窗户上还装有‘智能显示系统’,乘客可以用手指触摸窗户,查看实时的交通信息、星球新闻,甚至预订目的地的餐厅或酒店。另外,每列列车都设有‘无障碍车厢’,配备专门的辅助设备,方便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出行——我们的城市规划,要兼顾每一个人的需求。”

“能源系统是生态共生城的核心。”陈默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他指向模型中隐藏在城市地下的管网,“我们会建立‘跨星球能源网络’,主要能源来源有三个:一是蓝顿星球自身的‘星核能源’,我们会在拜东周边建立五个‘星核能源采集站’,采用温和的采集方式,不会破坏星球的核心结构;二是‘太阳能’,我们会在拜东的建筑屋顶和城市边缘的沙漠地区,安装‘柔性太阳能板’,这种太阳能板可以弯曲,能适应不同的建筑形状,转化率达到40%,是地球传统太阳能板的两倍;三是‘废弃物再生能源’,我们会建立‘资源循环中心’,将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料进行分类处理,通过高温分解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实现‘零废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