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维和母船的星途破晓——都凡博士的使命与攻坚

密统帝国 陛尊居士 7665 字 20天前

1. 米凡与康大大的期许:维和母船的初心

米凡站在透明的舷窗前,指尖轻轻划过冰冷的玻璃,窗外是蓝顿星球特有的淡紫色云层,云层下隐约可见巨大的造船基地轮廓。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康大大,这位来自艾买尔星球的使者,此刻正攥紧拳头,眼眶里泛着激动的泪光,连身上那件绣着艾买尔星球图腾的披风都在微微颤抖。

米凡想起了三天前与都凡博士的通话,博士在全息屏幕里布满血丝的眼睛,以及那句“我会让维和母船成为艾买尔同胞的希望”,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

他知道,维和母船不仅是一艘飞船,更是拯救艾买尔星球千万同胞的唯一希望——只有这艘船造好,大宇宙军才能跨越星际尘埃,抵达那个被暴政笼罩的星球,夺回属于那里的和平。

“都凡博士正在组织制造维和母船,”米凡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目光落在康大大因激动而泛红的脸上,“它的体积可能要比米王1号航空母船小一点,米王1号是为星际战役设计的全能战舰,而维和母船的核心是‘驻守’与‘守护’。”

康大大猛地抬起头,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追问着,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期待:“那……那它能在艾买尔星球待多久?我们的同胞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了……”

“完全可以长期驻守,”米凡肯定地点点头,语气里满是承诺,“而且我已经和都凡博士敲定了规则——维和军除非遇到同胞被欺压、星球安全受威胁的紧急情况,否则不得离开维和母船半步。”

他顿了顿,看着康大大逐渐舒展的眉头,补充道:“我们不会打扰艾买尔星球人类的正常生活秩序,不会触碰他们的资源,更不会像刘柳和文杰媚娘那样,用武力掠夺他们的家园。”

康大大听到“刘柳”和“文杰媚娘”这两个名字时,身体猛地一僵,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他想起了半年前,刘柳的军队闯进他的村庄,抢走了村民们储存的粮食,还烧毁了孩子们上课的木屋;想起了文杰媚娘用“忠诚测试”的名义,处决了十几个不愿屈服的老人。

这些画面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让他忍不住声音发颤:“太好了!伟大的皇冠宇宙王!”

他甚至激动得想从脚下的地鹰代步器上跳下来,地鹰的智能平衡系统察觉到他的动作,发出了轻微的嗡鸣提醒。

“有了维和母船,我们的同胞就再也不用担心被刘柳和文杰媚娘欺负了,”康大大抬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脸上终于露出了半年来第一个真正的笑容,“他们再也不用躲在山洞里,再也不用怕晚上听到军队的脚步声了。”

米凡看着康大大如释重负的样子,嘴角也勾起一抹浅笑,他拍了拍康大大的肩膀,语气里满是信任:“是的,你放心。都凡博士是一个很优秀的科学家,他经手的项目从来没有出过差错,这次也一定会造出最好的维和母船。”

康大大用力点头,仿佛米凡的话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他看着舷窗外的造船基地方向,眼神里充满了憧憬:“我相信,我从蓝顿星球出发的时候,就听说过都凡博士的名字,他是整个星际联盟都认可的航天工程师。”

米凡想起了和都凡博士共事的日子,那时候他们还在地球的星际航天研究院,一起攻克米王1号的引擎难题,博士对技术的严谨和对使命的执着,让他至今印象深刻。

“都凡博士不仅是优秀的工程师,更是有温度的人,”米凡轻声说道,“他知道艾买尔星球的情况后,主动向我请命,说‘拯救同胞的事,不能等’。”

康大大听到这话,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鞠躬:“谢谢,谢谢皇冠宇宙王,谢谢都凡博士,谢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

米凡扶起他,语气温和:“不用谢,守护宇宙的和平,本来就是我们的使命。现在,我们先去看看都凡博士的造船进度吧,从这里到基地,乘坐穿梭机只要十分钟。”

康大大用力点头,跟着米凡走向穿梭机的入口,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他知道,离艾买尔星球重获和平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2. 都凡博士的团队:地球与蓝顿的智慧集结

穿梭机平稳地穿过淡紫色云层,巨大的造船基地逐渐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这座基地建在蓝顿星球最大的“天工峡谷”里,峡谷两侧的岩壁上覆盖着一层淡蓝色的能量护盾,像一层透明的铠甲,抵御着星球上偶尔出现的磁暴。

基地内部灯火通明,无数机械臂在半空中挥舞,将巨大的飞船零件精准对接,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工程师们在各个工位间穿梭,偶尔传来的机械嗡鸣和指令声,构成了一曲充满希望的“建造乐章”。

都凡博士站在基地中央的指挥台上,面前是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投影里显示着维和母船的三维模型,模型上还有几处闪烁的红色光点——那是还未攻克的技术难点。

小主,

他今年五十六岁,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但眼神依旧锐利,脸上戴着一副智能眼镜,镜片上不断刷新着零件的质量数据,手指时不时在空气中滑动,调整着模型的参数。

“博士,地球来的李工程师团队已经到了,他们带来了最新的太阳能板样品。”一个年轻的助手快步走到指挥台旁,轻声汇报。

都凡博士点点头,抬手摘下智能眼镜,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让他们到三号实验室等我,我看完这个能源系统的参数就过去。”

助手应声离开后,都凡博士重新戴上眼镜,目光落在模型的能源舱位置,眉头微微皱起——能源系统是维和母船的核心,也是目前最大的难题。

他想起了半个月前组建团队的时候,当时他向米凡提出,需要一支“融合地球经验与蓝顿活力”的团队,米凡立刻答应,从地球调来了100名资深工程师,又从蓝顿星球的航天学院选拔了100名年轻科学家。

这支200多人的团队,几乎是星际航天领域的“梦之队”。

地球来的工程师里,有像李建国这样的老专家,他参与过米王1号、米王2号两艘航空母船的建造,对大型飞船的能源系统了如指掌;还有像张雨晴这样的中青年骨干,她擅长新型材料研发,曾经设计出能抵御高温的飞船外壳材料。

而蓝顿星球的年轻科学家们,虽然经验稍显不足,但他们对蓝顿星球的资源、星际环境有着天然的熟悉,而且思维活跃,总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

比如年轻的蓝顿科学家阿洛,他出身于蓝顿星球的“能源世家”,从小就研究星球上的特殊能源矿石,还曾提出过“磁暴能源转化”的新思路,虽然目前还未实现,但给都凡博士带来了不少启发。

“博士,您已经连续工作18个小时了,智能手环提醒您该休息了。”指挥台的智能系统发出了温和的提醒,屏幕上弹出了都凡博士的健康数据——心率略高,血压正常,但疲劳度已经超标。

都凡博士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坚定:“没事,等解决了能源系统的问题再休息。你看看,艾买尔星球的同胞还在受苦,我们多快一天,他们就能少受一天罪。”

他说着,打开了私人终端,里面存着康大大之前发来的照片:照片里,艾买尔星球的孩子们躲在破旧的帐篷里,眼神里满是恐惧;老人们坐在被烧毁的房屋前,脸上布满了绝望。

这些照片,他每天睡前都会看一遍,既是提醒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是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

“博士,三号实验室的李工程师说,他们带来的太阳能板样品,在弱光环境下的转化效率能达到45%,比之前的型号提高了10%。”助手又走了过来,带来了好消息。

都凡博士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立刻关掉私人终端,快步走向三号实验室:“太好了!我们去看看,说不定这就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

实验室里,李建国正拿着一块巴掌大的太阳能板样品,给几个蓝顿年轻科学家讲解着:“你们看,这块太阳能板采用了‘多层石墨烯涂层’,能吸收更多波长的光线,就算是阴天或者星光,也能转化成电能。”

阿洛凑上前,仔细看着样品,疑惑地问:“李工程师,那如果遇到艾买尔星球的磁暴天气呢?磁暴会干扰能源转化,之前我们测试过,普通太阳能板在磁暴下会失效。”

李建国笑了笑,拿出一个小型磁暴模拟器,将太阳能板放了进去:“你们看,我们在太阳能板的底层加了一层‘抗磁屏蔽层’,这是用地球最新的‘钕铁硼合金’做的,能抵御中等强度的磁暴。”

模拟器启动,屏幕上显示出“中等磁暴环境”的字样,而太阳能板的转化效率只下降了5%,依旧能稳定输出电能。

“太好了!”阿洛激动地叫了起来,“这样一来,太阳能就能成为维和母船的主要能源了!”

都凡博士走进实验室,正好看到这一幕,他走上前,拿起太阳能板样品,仔细检查着:“李工,这块样品的性能确实不错,但我们需要的是能覆盖母船顶部的大型太阳能板,批量生产的时候,性能能稳定吗?”

李建国点点头,信心十足地说:“博士您放心,我们在地球已经进行了批量测试,100块大型太阳能板的性能误差不超过3%,而且生产周期只要三天,完全能跟上母船的建造进度。”

都凡博士满意地笑了,他拍了拍李建国的肩膀:“好!那太阳能系统就交给你们团队负责,阿洛,你带领蓝顿的科学家们配合李工,负责太阳能板的安装和调试,有问题随时向我汇报。”

“是!博士!”李建国和阿洛同时应道,眼神里满是干劲。

都凡博士看着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有这样一支团结、专业的团队,维和母船的建造一定能顺利推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 质量红线:不容差错的零件与责任

解决了太阳能板的问题后,都凡博士的团队士气大振,各个工位的进度都在稳步推进。

但都凡博士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深知,维和母船关系到千万人的生命,任何一个小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所以,他每天都会抽出两个小时,亲自去各个车间检查零件质量,从最小的螺丝到巨大的引擎部件,每一个都要仔细核对参数,确保符合设计标准。

这天上午,都凡博士来到了发动机零件车间,这里负责制造维和母船的核心部件——反物质引擎的喷嘴。

车间里,工程师们正忙碌地操作着精密机床,将一块块特殊合金加工成符合要求的喷嘴零件。

都凡博士走到一个名叫马凯的年轻工程师身边,看着他手中刚刚加工好的零件,眉头突然皱了起来。

他拿起零件,放在智能检测仪器上,仪器屏幕上立刻显示出零件的参数:直径误差0.05毫米,表面光滑度不达标,不符合设计要求。

“马凯,你过来看看。”都凡博士的声音很平静,但语气里带着一丝严肃。

马凯连忙走过来,看到仪器上的参数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低下头,声音有些发颤:“博士,对不起,我……我刚才分心了,没注意到机床的参数偏移了。”

都凡博士看着他,没有立刻批评,而是拿起另一个合格的零件,放在马凯面前:“你知道这个零件是干什么用的吗?”

马凯小声回答:“是反物质引擎的喷嘴零件,负责引导反物质能量,推动母船前进。”

“没错,”都凡博士点点头,语气变得沉重起来,“反物质引擎的温度能达到10万摄氏度,压力是地球大气压的100倍,如果这个零件的直径有0.05毫米的误差,表面光滑度不达标,在引擎启动的时候,就可能出现能量泄漏。”

他顿了顿,打开私人终端,调出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是一次反物质引擎测试,因为零件误差,导致能量泄漏,整个测试舱瞬间被炸毁,幸好当时里面没有工作人员。

“你看,这就是0.05毫米误差的后果,”都凡博士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痛心,“如果维和母船在艾买尔星球上空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母船会被毁,船上的500名维和军会牺牲,艾买尔星球的同胞还会失去唯一的保护,重新落入刘柳和文杰媚娘的手中。”

马凯的头垂得更低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博士,我知道错了,我不该分心,我……我现在就重新加工,保证符合标准。”

都凡博士看着他懊悔的样子,语气缓和了一些:“马凯,我知道你最近压力大,连续工作了很多天,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谨慎。”

他拍了拍马凯的肩膀:“你是地球航天学院的高材生,我相信你的能力,但维和母船不是普通的项目,它关系到生命,关系到和平,不能有一点差错。”

“我给你半天时间,重新加工这个零件,加工的时候,让你的同事在旁边监督,确保参数准确。”都凡博士继续说道,“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或者找李工程师,我们一起解决。”

马凯用力点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谢谢博士,我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我会用最好的质量来弥补这次的失误。”

这件事很快就在团队里传开了,所有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都受到了触动——他们之前虽然也知道质量重要,但没有真切地意识到,一个小小的零件误差,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

从那以后,各个车间的气氛变得更加严肃认真,每个人都不敢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