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皇后神工定山河

密统帝国 陛尊居士 10468 字 14天前

小主,

但改良后的战车不仅防御坚固,机动性也大大提高。它们迅速调整阵型,形成三个独立的防御圈,分别抵御匈奴骑兵的攻击。战车上的士兵们操作着连弩和长戈,配合默契,匈奴骑兵根本无法靠近。

蒙恬看到时机成熟,下令:“战车部队,发起冲锋!”百辆战车同时启动,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匈奴的阵地。车轮碾过匈奴骑兵的尸体,弩箭不断发射,长戈横扫,匈奴骑兵节节败退。单于看着溃不成军的士兵,心中充满了绝望,只能再次下令撤军。

秦军将士们士气高涨,驾着战车,骑着战马,对匈奴骑兵展开了猛烈的追击。这一战,秦军大获全胜,斩杀匈奴骑兵五万余人,俘虏三万余人,匈奴单于带着残部狼狈逃窜,再也不敢轻易入侵大秦的北疆。

十三、威仪天下:皇后传奇

北疆大捷的消息传回咸阳,整个大秦都沸腾了。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称赞大秦的强大,更称赞那位为大秦带来神工战车的皇后芈玉。秦始皇龙颜大悦,再次下令嘉奖芈玉和所有参与战车改良的工匠。

在咸阳宫的朝会上,秦始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道:“皇后芈玉,聪慧过人,神工妙想,改良战车,屡败匈奴,为大秦立下不世之功。朕决定,今后大秦的器械改良之事,皆由皇后全权负责,百官不得有异议!”

百官们纷纷躬身行礼:“臣等遵旨!”芈玉站在秦始皇身边,身着华丽的皇后朝服,凤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她将用自己的知识,为大秦创造更多的奇迹,让这个王朝永远屹立在东方。

此后,芈玉又陆续改良了秦军的兵器、铠甲和防御工事,大秦的军事实力日益强盛,周边的诸侯国再也不敢轻易挑衅。芈玉的名字,也成为了大秦的传奇,百姓们尊称她为“神工皇后”,将士们则视她为守护大秦的女神。

长乐宫中,芈玉看着窗外的万里江山,心中充满了自豪。她从一个穿越而来的孤魂,如今成为了威仪天下的皇后,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改变了这个时代的命运。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会一直走下去,为大秦,为这片土地,创造更多的辉煌。

十四、宫廷暗流:赵高构陷

北疆大捷后,芈玉在大秦的威望日隆,秦始皇对她愈发信任,不仅让她主持器械改良,更允许她参与朝政,与李斯、蒙恬等重臣共商国是。这一切,都被宦官赵高看在眼里,心中妒火中烧。

赵高深知,芈玉的崛起威胁到了他的地位。他本是秦始皇身边的近侍,靠着阿谀奉承深得信任,如今芈玉凭借才智获得皇帝倚重,百官纷纷向其靠拢,他的话语权渐渐被削弱。“一个妇人,竟敢插手朝政,真是岂有此理!”赵高在自己的府邸中,对着心腹咬牙切齿。

心腹谄媚道:“赵公公,皇后娘娘如今权势滔天,我们硬碰硬肯定不行,不如想个计策,让她栽个大跟头,失去陛下的信任。”赵高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你说得对。芈玉最看重她的器械改良和民生革新,我们就从这里下手。”

几日后,芈玉向秦始皇上书,提议改良农具,推广曲辕犁和水车,以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百姓温饱。秦始皇当即准奏,让她全权负责此事。芈玉立刻召集工匠,准备制作样品,却不知赵高已在暗中设下圈套。

赵高让人买通了负责采购材料的小吏,将制作水车轴承的精铁换成了劣质铁,又在曲辕犁的木头上做了手脚,加入了易腐的木屑。他想让农具在试用时出现故障,让百姓抱怨,再在秦始皇面前进谗言,说芈玉好大喜功,不顾实际。

十五、巧破奸计:农具显效

半个月后,芈玉带着制作好的曲辕犁和水车,来到咸阳城外的农田,准备向百姓演示。周围围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和官员,秦始皇也亲自前来观看。赵高混在人群中,嘴角带着一丝冷笑,等着看芈玉出丑。

“乡亲们,这是我改良的曲辕犁,比原来的犁轻便灵活,耕地效率能提高一倍;这是水车,无需人力,只需借助水力就能灌溉农田。”芈玉笑着向百姓介绍,然后让工匠们开始演示。

然而,当工匠们拉起曲辕犁时,犁头突然断裂;水车转动了几下,轴承也发出刺耳的声响,随后卡住不动。周围的百姓们议论纷纷,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赵高立刻上前,跪在秦始皇面前:“陛下,皇后娘娘的农具如此劣质,分明是欺君罔上,不顾百姓死活!”

芈玉心中一惊,她深知自己设计的农具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定是有人在暗中作梗。她冷静地走到断裂的犁头和卡住的水车旁,仔细查看,很快发现了问题:“陛下,这犁头的铁是劣质铁,水车的轴承也是次品,并非我们原本采购的精铁!”

秦始皇脸色一沉,看向负责采购的小吏。小吏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地求饶:“陛下饶命!是……是赵高公公让我换的材料,他说……他说要让皇后娘娘出丑!”赵高脸色大变,连忙辩解:“陛下,臣冤枉啊!是这小吏血口喷人,臣从未做过此事!”

小主,

芈玉早已料到赵高会抵赖,她让人带来了采购的账目和剩余的优质材料:“陛下,这是采购的账目,上面记录了我们要采购的是上等精铁,而这些剩余的材料,才是我们原本准备的。赵高公公是否无辜,一查便知。”秦始皇让人核对账目和材料,很快证实了小吏的话。

秦始皇龙颜大怒,下令将赵高打入大牢,听候发落。百姓们得知真相后,纷纷称赞芈玉的智慧和清白。芈玉让人换上优质材料,重新制作了农具,再次演示时,曲辕犁耕地如飞,水车运转流畅,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要求推广。

十六、西域异动:联军来犯

解决了宫廷的小风波,芈玉继续推广新农具,大秦的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改善。然而,好景不长,西域传来急报:西域三十六国联合起来,组成了十万联军,以大月氏为首,入侵大秦的西域都护府。

原来,匈奴被击败后,大月氏看到大秦的强盛,心中忌惮,便联合其他西域小国,想要趁大秦立足未稳,夺取西域的控制权。西域都护府的守军只有三万,寡不敌众,节节败退,请求朝廷火速支援。

秦始皇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蒙恬上前说道:“陛下,西域地势复杂,联军熟悉地形,我们若贸然出兵,恐怕会吃亏。不如让皇后娘娘改良一些适合西域作战的器械,再派大军支援。”李斯也附和道:“蒙将军所言极是,皇后娘娘的器械改良屡立奇功,有她相助,此战必胜。”

芈玉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西域多戈壁沙漠,战车行动不便,骑兵是主要战力。我可以改良连弩,制作成骑兵专用的手弩,威力大、重量轻,便于携带;再制作一种投石车,可拆解运输,组装后能发射燃烧弹,对付联军的帐篷和阵型。”

秦始皇大喜:“好!皇后所言甚是。朕命你尽快研发新器械,蒙恬率领五万大军,待器械制成后,即刻出征西域!”芈玉和蒙恬领命,各自忙碌起来。

十七、新械研发:连弩投石

芈玉的工坊再次忙碌起来,她和工匠们日夜钻研,很快设计出了骑兵专用手弩。这种手弩采用玄丝合金制作,重量只有三斤,却能发射穿透力极强的铁箭,有效射程达百米,而且装箭速度快,一次可装五支箭,连续发射。

紧接着,拆解式投石车也开始研发。这种投石车由数百个零件组成,可拆解后用骆驼运输,组装只需半个时辰。投石车的投石臂采用坚韧的橡木,配以玄丝弹簧作为动力,能将三十斤重的燃烧弹投射到五百米外。燃烧弹则由桐油、硫磺和硝石混合制成,一旦落地,便会燃起熊熊大火,难以扑灭。

研发过程中,蒙恬也经常来到工坊,提出战场上的实际需求。“皇后娘娘,骑兵手弩的扳机能否再改进一下,让士兵更容易操作?”蒙恬指着手弩说道。芈玉点了点头:“蒙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将扳机改为弧形,增加受力面积,士兵射击时会更省力。”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一千把骑兵手弩和五十架拆解式投石车终于制作完成。蒙恬率领五万大军,带着新器械,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芈玉站在城楼上,看着大军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愿蒙将军旗开得胜,早日平定西域。”

十八、边关激战:火破联营

蒙恬大军抵达西域都护府时,联军已经攻破了两座城池,正驻扎在城外的戈壁上,准备进攻都护府的治所乌垒城。蒙恬不敢耽搁,立刻与都护府的守军汇合,制定作战计划。

“联军人数众多,我们不宜正面硬拼。”蒙恬对着副将们说道,“今夜三更,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用投石车发射燃烧弹,烧毁他们的帐篷和粮草;另一路用骑兵手弩,袭击他们的营寨,制造混乱。”

夜幕降临,戈壁上刮起了大风,正是火攻的好时机。五十架投石车被悄悄组装起来,对准了联军的营寨。“发射!”随着蒙恬的命令,燃烧弹如同流星般射向联军营地,落在帐篷上,瞬间燃起熊熊大火。

大风助长了火势,联军的营寨很快变成了一片火海。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就在这时,蒙恬率领两万骑兵,手持骑兵手弩,冲进了营寨。骑兵们一边疾驰,一边发射弩箭,联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哭喊声此起彼伏。

大月氏的首领挛鞮看到营寨被袭,大火熊熊,心中大惊,连忙组织士兵反击。然而,秦军的骑兵手弩威力惊人,箭雨密集,联军士兵根本无法靠近。投石车还在不断发射燃烧弹,联军的粮草也被点燃,士兵们士气大跌,纷纷溃散。

“撤退!快撤退!”挛鞮大喊着,带着残部向沙漠深处逃去。蒙恬率领大军追击,一路上斩杀联军士兵两万余人,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马匹。乌垒城的危机暂时解除,但蒙恬知道,联军并未彻底被消灭,一场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

十九、沙漠追击:弩破追兵

小主,

挛鞮带着残部逃进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企图借助沙漠的复杂地形,摆脱秦军的追击。蒙恬深知,若不彻底消灭联军,他们迟早会卷土重来。于是,他留下一部分士兵驻守乌垒城,自己率领三万大军,带着足够的水和粮草,进入沙漠追击。

沙漠中气候恶劣,白天烈日炎炎,夜晚寒风刺骨,水源稀缺。秦军将士们虽然疲惫,但士气高昂,他们坚信,在蒙将军的带领下,一定能消灭联军。蒙恬让士兵们轮流驾驶投石车,携带骑兵手弩,小心翼翼地在沙漠中前进。

几天后,秦军终于在沙漠中的一处绿洲追上了联军。此时的联军已经疲惫不堪,水源和粮草也所剩无几。挛鞮看到秦军追来,知道无法再逃,只能背水一战。他将士兵们分成两队,一队守住绿洲的水源,一队列阵迎敌。

“进攻!”蒙恬下令,骑兵们手持手弩,向联军的阵型发起冲击。箭雨如同暴雨般射向联军,士兵们纷纷倒地。挛鞮亲自率军反击,他手持一把弯刀,骑着战马,冲向秦军的骑兵。

一名秦军骑兵见状,立刻举起手弩,对准挛鞮发射。三支弩箭同时射出,呈品字形飞向挛鞮。挛鞮挥刀格挡,击落了两支箭,却被第三支箭射中了肩膀,鲜血喷涌而出。他惨叫一声,从战马上摔了下来。

联军士兵看到首领受伤,士气大跌,纷纷后退。蒙恬趁机下令:“全军出击!”秦军将士们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联军,投石车也发射燃烧弹,烧毁了联军的防御工事。经过一番激战,联军全军覆没,挛鞮被生擒。

二十、班师回朝:权固威扬

平定西域的捷报传回咸阳,秦始皇龙颜大悦,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迎接蒙恬大军。当蒙恬押着挛鞮,带着缴获的物资归来时,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称赞秦军的勇猛和芈玉的神工器械。

庆功宴上,秦始皇当着百官的面,封蒙恬为“西域都护使”,总管西域事务;又赏赐芈玉黄金万两,锦缎千匹,并且下旨,今后芈玉的旨意,等同于皇帝的旨意,文武百官必须遵行。

赵高在大牢中得知芈玉的威望再次提升,心中更加嫉恨,但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在暗中等待时机。而芈玉则借着这个机会,向秦始皇提议,在西域设立郡县,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同时开通丝绸之路,促进大秦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

秦始皇准奏,任命李斯负责此事。丝绸之路开通后,大秦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西域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作物也传入大秦,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芈玉的名字,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传遍了西域各国,被人们尊为“华夏圣母”。

宫廷之中,再也没有人敢轻视芈玉,就连李斯、蒙恬等重臣,也对她敬佩有加。芈玉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经稳固,但她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继续致力于大秦的发展。

二十一、民生革新:水利兴农

解决了外部威胁,芈玉将重心放在了民生上。她发现,大秦的许多地区经常遭受水旱灾害,粮食产量不稳定。于是,她向秦始皇提议,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治理黄河和长江,同时修建灌溉渠道,保障农业生产。

秦始皇非常支持芈玉的提议,任命她为水利工程总指挥,调拨了十万民工,由蒙恬负责保护民工的安全和物资供应。芈玉亲自前往黄河和长江沿岸,勘察地形,绘制图纸,制定水利工程方案。

她设计的水利工程,包括加固河堤、修建水库、开挖灌溉渠道等。在河堤加固方面,她采用了“分层夯土法”,将河堤分为三层,每层都用夯实的黄土和石头混合修建,坚固耐用;在水库修建方面,她选择了地势低洼、水源充足的地方,修建了大型水库,用于储存雨水和河水,以备干旱时使用;在灌溉渠道方面,她设计了“网状渠道”,将水库的水引入农田,确保每一块田地都能得到灌溉。

工程开工后,芈玉亲自到工地视察,慰问民工,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她还发明了一种“夯土车”,利用玄丝弹簧的动力,提高夯土的效率,减轻民工的劳动强度。民工们对芈玉非常感激,干活也更加卖力。

然而,水利工程的修建并非一帆风顺。在治理黄河时,遇到了一处坚硬的岩石层,渠道无法开挖。工匠们束手无策,只能向芈玉请教。芈玉来到现场,查看了岩石层的情况,说道:“我们可以用火药炸开岩石。”

二十三、暗流再起:六国余孽

大秦的繁荣昌盛,让芈玉和秦始皇都感到欣慰,但他们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暗中酝酿。六国被灭后,许多六国的余孽不甘心失败,一直在暗中联络,企图推翻大秦的统治。

楚国的旧贵族项梁,在江东召集了数千名旧部,暗中训练士兵,制造兵器;韩国的张良,四处游历,结交天下义士,寻找刺杀秦始皇的机会;赵国的李牧之子李信,也在北方召集了一些赵国的旧将,准备伺机而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六国余孽得知芈玉是大秦的核心人物,认为只要除掉芈玉,大秦就会陷入混乱,他们就能趁机复辟。于是,他们暗中勾结,制定了一个刺杀芈玉的计划。张良负责策划,项梁派出手下的精锐刺客,李信则在北方制造动乱,牵制秦军的注意力。

张良经过多日的观察,发现芈玉每月都会前往咸阳城外的渭水河畔,视察水利工程的进度,身边的护卫虽然精锐,但人数不多,是刺杀的最佳时机。他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项梁,项梁派出了十名最顶尖的刺客,由他的侄子项羽带领,前往咸阳执行刺杀任务。

项羽身材高大,力能扛鼎,武艺高强,是项梁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他接到命令后,带着刺客们乔装打扮成农夫,混入了咸阳城,潜伏在渭水河畔的农田附近,等待芈玉的到来。

二十四、渭水惊变:刺客突袭

半月后,芈玉如期来到渭水河畔视察水利工程。她身着一身素色便服,身边跟着二十名护卫,还有负责水利工程的官员。此时的渭水河畔,农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灌溉渠道里的水缓缓流淌,百姓们看到芈玉,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上前问好。

“皇后娘娘,您看,有了这灌溉渠道,我们的庄稼再也不怕干旱了!”一位老农笑着说道,脸上布满了皱纹,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芈玉点了点头,心中十分欣慰:“乡亲们,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大秦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就在这时,潜伏在农田里的项羽等人突然发动了攻击。他们从庄稼地里窜出,手中拿着锋利的长剑,嘶吼着冲向芈玉。“保护娘娘!”护卫队长大喊一声,立刻带领护卫们组成防御阵型,挡住了刺客的攻击。

项羽手持一把巨斧,力大无穷,一斧下去,便将一名护卫的长剑劈断,紧接着一脚踹出,将那名护卫踹飞出去,口吐鲜血。其他刺客也纷纷展开攻击,他们的武艺高强,护卫们虽然精锐,但渐渐落入下风。

芈玉心中一惊,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遭遇刺杀。但她并没有慌乱,而是迅速后退,同时从腰间取出一把特制的手弩——这是她为自己设计的防身武器,小巧轻便,威力却不容小觑。她瞄准一名冲过来的刺客,扣动扳机,一支弩箭精准地射中了刺客的咽喉,刺客当场倒地身亡。

二十五、力战突围:蒙恬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