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情报很快被陆则反馈给了国家安全部门,更让他意外的是,金大叔潜伏期间获取的部分情报,竟与余强生的供词完美印证,这让“白帆计划”的真实性无可置疑。
在情报上交的半个多月后,陆则被秘密叫到西城区的一家老茶馆。
包厢里烟雾缭绕,安全部门文化安全领域的负责人周明远面色凝重地将一叠调查资料推到他面前:“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恶劣得多。”
陆则打开资料,上面的内容令人触目惊心:
已有学者受资助篡改苏绣的技艺起源,将其与欧洲刺绣牵强关联;
民间老中医的祖传药方被跨国药企抢注专利,传承人反遭侵权起诉;
甚至有伪装成“进步学者”的代理人,在高校散播扭曲的历史观,混淆青年认知。
“这个计划的核心执行者代号‘寒松’,我们经过严格的调查,最终将怀疑目标定在了季鸿远。”周明远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沉重。
陆则的心猛地一沉,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了自家的家族渊源。
他的母亲林雪,原本是省社科院的社会学教授,同时深耕哲学领域,后来调任省委党校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定的立场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员。
而母亲林雪的父亲,也就是陆则的外祖父林景行,更是民国时期响彻文坛的文化大宗师。
林景行生于清末,求学于民国,精通经史子集,兼修中西文化,年轻时便以一部《华夏文脉考》震惊学界。
抗战时期,他冒着生命危险将数十箱珍贵古籍从北平转移至西南联大,保住了无数文化瑰宝;
建国后,他牵头整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了苏绣、昆曲等多项濒临失传的技艺;
晚年仍在高校讲学,培养出的弟子遍布文化界、学界乃至政界,可谓门生故吏满天下。
在林景行的众多弟子中,季鸿远是公认成就最高的一位,只是外祖父晚年时,两人因学术观点分歧渐渐疏远,没想到如今竟会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季鸿远继承了林景行的学术衣钵,民国时期便崭露头角,建国后更是凭借深厚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成为学界泰斗级人物。
他不仅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高校担任博士生导师,还身兼国家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汉学协会顾问等多个要职,甚至多次作为文化代表出访欧美,在国际上享有“中国文化研究权威”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