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牵头的联合声明于次日清晨刊登在《中国电影报》头版。

二十多位签名者的名字密密麻麻排开,既有《茶馆》《骆驼祥子》等经典影片的幕后创作者,也有近年崭露头角却屡遭打压的新锐导演。

声明中不仅详细列举了“圈内二代”垄断资源的三大罪状——署名造假、资本裹挟、排挤新人,更首次公开提及“部分影视项目被植入扭曲价值观内容”,暗指季鸿远势力的文化渗透行为。

报纸刚一发行,北京影视圈便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

北影厂、上影厂的几位元老级人物第一时间召开记者会,痛斥声明“破坏行业传承”,甚至拿出建国初期“师徒相授”的行业传统为陈凯歌辩护;

某跨国影视公司的驻华代表更是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放话,称“中国文化审批的不确定性正在摧毁国际合作信心”,暗合境外势力炒作“文化封闭”的论调。

与此同时,针对陆则的抹黑开始在业内蔓延。

有人匿名向纪检部门举报他“利用审批权索贿”,伪造了多份标注“陆科长亲收”的虚假收据;

更有季鸿远的门生在高校影视论坛上发文,将专项整治行动歪曲为“个人权力斗争”,编造“陆则因祖父与陈怀皑有旧怨蓄意报复”的谣言。

“陆科长,这是刚收到的纪检部门协查通知,还有媒体上的舆情截图。”小赵将一叠材料放在桌上,语气中满是担忧,“现在连部分基层文化单位都在观望,怕站错队影响后续项目审批。”

陆则翻看着眼花缭乱的虚假材料,指尖在“季鸿远门生”的署名上停顿片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按下内线电话,直接连线安全部门的周明远:“周科长,计划可以提前启动了。秦峰他们提供的邮件记录,麻烦你们尽快完成技术核验,我需要最权威的鉴定报告。”

挂掉电话,他拿起那份伪造的索贿收据,对着台灯仔细观察。

纸张边缘的裁剪痕迹不规则,油墨颜色与同期公文用纸存在明显差异,甚至落款日期的字体都与官方凭证不符——这些粗糙的破绽,恰好印证了背后势力的慌乱。

陆则当即决定主动出击,他让小赵通知《文化报》记者召开临时发布会,同时联系故宫博物院的李馆长、文联的几位老艺术家,邀请他们作为见证嘉宾出席。

发布会当天,文化市场监管处的会议室被挤得水泄不通。

面对记者们“是否存在权力报复”“审批标准是否过于严苛”的尖锐提问,陆则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先投影出秦峰提供的核心证据——几封加密邮件的解密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