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专利绞杀

但他低估了陆则的决心和能力,也低估了中国中医宗师们的坚守。

面对这场跨国专利绞杀,陆则没有丝毫慌乱,他很清楚,这不仅是一场专利争夺战,更是一场文化主权和产业命脉的保卫战。

“季鸿远以为拿着几本劫掠的古籍,就能在国际法上占据优势?他错了,历史真相和文化归属,从来不是靠抢来的古籍和伪造的证明就能改变的。”

陆则在紧急会议上坚定地说,“他用专利设局,我们就用溯源破局;他抢注旧方,我们就创新新方;他联合外力施压,我们就团结内外力量反击。”

新一轮的反击计划,迅速展开。

第一步,溯源取证,击碎“合法持有”的谎言。

陆则联合国家文物局、历史学界专家,以及中医宗师们,对日本专利文件中引用的古籍进行溯源。

专家们通过比对国内的藏书目录、博物馆的馆藏副本、中医世家的传承记录,一一核实了这些古籍的原本归属——它们大多来自南京的江南图书馆、北平的同仁堂藏书楼、苏州的某中医世家,都是日军侵华时非法劫掠的文物。

陆则团队将这些证据整理成册,包括古籍的原始收藏记录、见证人的证言、日军劫掠的历史档案,提交给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局,同时通过外交部,向国际社会公布了日本“以劫掠文物作为专利依据”的事实,指出“用非法掠夺的文化遗产申请专利,本身就是对国际法和人类文明的亵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步,抢注创新,掌握主动权。

陆则组织15位中医宗师,联合国内顶尖的药企和科研机构,启动“古方创新计划”。

宗师们一方面对未被抢注的经典古方进行优化改良,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研发出更适合现代人体质、疗效更显着的新配方;

另一方面,挖掘民间散落的秘方,进行系统化整理和科学验证,形成新的技术成果。在知识产权局的加急支持下,这些新配方和新技术以最快速度提交了国际专利申请。

短短两个月,国内就提交了68项中药专利申请,不仅涵盖了日本抢注的古方改良版,还包括了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抑郁症等多个领域的创新药方,抢在日本之前占据了市场先机。

第三步,联合发声,凝聚国际共识。

陆则邀请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学者、行业协会代表,召开国际中医药专利保护研讨会。

会上,中国中医宗师们展示了中医药的传承谱系、古方的历史渊源,揭露了日本抢注专利的真相;

各国代表纷纷发声,支持中国的立场,认为“中医药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不应被个别国家通过专利垄断掌控”。

会后,全球30多个中医药行业协会联合发表声明,抵制日本的“专利掠夺行为”,承诺不与持有侵权专利的日本药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