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指在屏幕上轻点,组织语言。
“道友客气了。”
“《凡人》收官,能得道友如此评价,吾心甚慰。
《诛仙》之构思,确早有其形,并非因道友之言而仓促为之。
然,道友当日所言“情字百转”,“义字千钧”,“人心纠葛”,实与吾心中所想之《诛仙》暗合。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能于开篇便让道友感受到此中意味,说明某笔力未退,亦证明道友之眼光精准,心思敏锐,总能切中要害。
新故事初启,格局或许不如《凡人》浩瀚,但其中悲欢离合,宿命因果,亦是吾倾心构筑之物。望能不负道友之期待。
夜色已深,道友亦早些休息。”
消息发完,还没等他关闭手机屏幕,信息就立马回了过来。
“大大您还没休息呀!(开心jpg)”
“能得到您的肯定,实在太开心了!”
“《诛仙》开篇已令人无比沉浸,晚辈会耐心追随,细细品味这个新世界!大大也请早些安歇,创作虽重要,亦请保重身体。”
“晚安!”
徐亦嘴角笑的更深了,随后最后回复了一句:“晚安。”
徐亦退出奇点后台,手放到床头,宿舍内一片安静。
隔天,网络上关于《诛仙》的热度,随着清晨准时更新的五章内容,非但没有丝毫减退,反而燃烧得越发旺盛。
书评区、贴吧、短视频,随处可见关于新旧两本书风格差异的激烈讨论,以及对新剧情走向的各种预测和“真香”感叹。
由《凡人》完美收官和《诛仙》横空出世所引爆的这场阅读狂欢,仍在持续发酵。
徐亦背着几本音乐理论书,不紧不慢地走向教学楼。
他刚刚在图书馆处理完“回锅肉”邮箱里积压的一些琐碎邮件。
主要是林风汇报的《起风了》后续数据简报以及几家不死心的小公司再次发来的、措辞更加恳切的邀约函。
他卡着上课铃声响起的前几分钟,推开华国音乐史教室的门。
教室内已经坐了大半学生,嗡嗡的交谈声在老师尚未到来的间隙里显得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