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打破固然是一种转型,但或许,另一种更巧妙的方式,是在保留特质的基础上进行蜕变?
不是硬生生撕掉“甜”的标签,而是赋予这份“甜”更复杂、更耐人寻味的层次。
就像……一种带着独立姿态的慵懒与迷恋,一种清醒沉沦的魅力。
想法一出来,脑海中蔡健雅的《红色高跟鞋》的旋律和那份独特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这首歌里那种随性、慵懒、略带沙哑的质感,对节奏和气息的精准把控,以及歌词中那种,
“我爱他,但更爱自己”的微妙都市女性心态,与刘羽君原有的声音特质既有反差,又存在某种奇妙的链接点。
她声音里天生的那点“甜”,或许可以转化成一种略带玩味的“撩”?
她扎实的唱功,应该足以驾驭这首歌对气息和节奏的高要求。
这不是180度的硬转弯,而是一次45度的优雅偏航,足以让人耳目一新,却又不会显得突兀和撕裂。
既然要改变,那就改变的更聪明,更彻底,从内核开始。
他在刘羽君的名字后面标记上,随后继续往下翻。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一个新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赵欣琬。声音干净清透,像山泉,还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徐亦几乎立刻想到了杨千嬅的《野孩子》,那个宁愿失恋也不认输的“野孩子”,不正需要这种纯粹又带刺的声音吗?
三个声音,三首歌。徐亦合上电脑,心里有数了。
他合上电脑,他准备直接去作曲室把曲子的一些特点的曲谱做出来,至于更深的到时候让皇朝重新录。
刚走到作曲室的楼下,徐亦碰到了一路小跑过来的李瑶瑶,她本来慢慢悠悠的往这边走,看到徐亦了之后迅速小跑过来。
“徐亦,好巧啊,你是来这边是做课业吗?”她还没站定就赶紧问道。
徐亦本来还想找个什么借口呢,听到她这么说就顺势回了句:“嗯。”
李瑶瑶跟着徐亦一起往里面走去,她自顾自的说道:“嗯,我是来六楼练歌棚再练练,确保能稳稳过海选,毕竟学校唱歌好听的太多了,还是有点没自信。”
两人进了电梯,电梯平稳上行,徐亦听到她这么说,再想到昨晚她唱的几首歌,嗓子的特别之处。
徐亦的目光落在不断变化的楼层数字上,忽然开口,声音平静无波:“你的声音,中音区共鸣不错,但高音有点紧,靠喉咙发力了。”
“试着用气息托,找头腔共鸣的感觉。别硬挤。你音色里有种天然的叙事感,别被技巧拖累了。”
李瑶瑶有些愣住,她还没来得及细问什么意思,电梯到了三楼作曲室的楼层,徐亦便直接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