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御书房密议,翁婿定乾坤。

书籍廉价,破了他们垄断知识、把持文化话语权的坚固壁垒;如今这科举取士,便是要完成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彻底砸碎他们世代簪缨、垄断官途的政治特权!

三步连环,如同抽丝剥茧,步步紧逼,层层递进,缺一不可,方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扭转这数百年来积重难返之局面!”

他略作停顿,给李世民消化的时间,随即话锋转向对方最关心的反扑问题,语气中充满了基于现实分析的强大自信:

“至于他们可能之反扑……陛下,他们如今最大的命门,便是流动资金近乎枯竭,被那堆积如山的盐彻底套死!

仓促之间,他们难以调动足够庞大的资源来发动全面、有效的反击。此其一。”

“其二,舆论民心之向背!如今我们有廉价书籍惠及的万千寒门士子之心!他们若敢公然跳出来,阻拦、诋毁科举,便是与天下所有渴望凭借才学改变命运、晋升仕途的读书人为敌!

更是与陛下您广纳天下贤才、励精图治的圣意公然相悖!此乃自绝于天下,自取灭亡之道!他们不会,也不敢如此愚蠢!”

李世民凝神静听,眼中的那一丝担忧如同阳光下的薄冰,渐渐消融,被越来越盛的锐利光芒和果决之色所取代。

杜远的分析,条理清晰,直指要害,将他心中的最后一点疑虑也彻底打散。他重重一拍杜远的肩膀,力道不轻,朗声笑道,笑声中充满了释然与决断:

“好!分析得透彻!朕就信你!那就这么定了!待一个半月后,盐铁之权彻底厘清,平稳过渡,国库因此策而稍得缓解,便立刻明发诏书,张榜天下,举行这开天辟地的第一次科举!

小主,

朕要亲眼看看,这天下究竟藏了多少遗珠!”

“陛下圣明!”杜远躬身应道,随即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着思虑周全的光芒,“不过,为确保此策推行万无一失,将可能的阻力降至最低,臣以为,还需两道保险,双管齐下。”

“哦?”李世民挑眉,兴趣更浓,“快讲!是何保险?”

“其一,”杜远目光一凝,语气转为肃杀,“需严防某些人狗急跳墙,在科举消息传开之后,于地方上暗中阻挠、恐吓、甚至伤害意图前来长安应试的寒门士子。

此等龌龊手段,他们未必做不出来。需请陛下于明日朝会,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选派绝对得力可靠的干员。

最好由秦琼、尉迟恭这等在军中威望素着、且对陛下忠心不二的悍将亲自领队,持陛下旌节,分道巡察大唐主要州府!

明面上,可宣称是巡查吏治,体察民情;暗地里,核心任务便是护卫各地士子安全,震慑地方宵小,并大张旗鼓地宣扬科考之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