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赴京赶考。

在民间市井,百姓们茶余饭后都在津津乐道这千古未有的“公平考试”,对陛下的圣明和提出此策的金谷县公杜远赞不绝口,民心向背,清晰可见。

而在五姓七望等世家门阀的核心圈层看来,这宣言无异于一份赤裸裸的战书,一份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道德高地与特权壁垒置于天下人目光炙烤下的犀利檄文

让他们如坐针毡,却又在煌煌大势面前,一时难以找到公开反驳的立脚点。

杜家村,金谷学堂。

一个月的时间,在紧张的冲刺备考与周密的行前准备中飞逝,学堂内的气氛已经酝酿、积蓄到了顶点。

秦怀玉、程处默等年轻一代的勋贵子弟,这几日当真如同杜远安排的那般,轮流前来。

他们虽出身顶级将门,身份尊贵,但或因父辈与杜远的交情,或因自身血气方刚,对这等打破陈规之事心存向往,对这批寒门学子并无半分轻视,反而教得格外认真投入。

简单的拳脚格挡、行走坐卧间保持的警惕、遭遇匪类或骚扰时如何快速结阵自保、如何利用路边草木、地形周旋……这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带着战场硝烟味的实用技能.

仿佛给这些文弱的学子筋骨里注入了一丝钢铁般的硬气,让他们眼神中除了书卷气,更多了几分沉着与机警。

杜远站在学堂操场那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身姿挺拔。

台下,是四十余名已然整装待发、行囊在肩的学子。他们穿着统一的、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青色细布儒衫,虽无绫罗绸缎的华彩,却显得干净利落,精神抖擞。

小主,

晨光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略带稚嫩,却已被知识和信念武装起来的脸庞,他们的眼神格外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与破釜沉舟般的坚定,也隐隐压抑着一丝对未知前路的紧张与敬畏。

“孩子们!”杜远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沉稳,如同定海神针般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抚平着那细微的波澜。

“宣言已传遍天下,你们的姓名,你们求学的决心,你们代表的希望,已然随着那一张张报纸,飞入了千家万户!

从此刻起,你们不再仅仅是金谷学堂苦心栽培的学子,更是天下无数寒门士子的缩影与代表,是陛下新政能否扎根的先行者,是承载着万钧期望的开拓之人!”

他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而执着的脸庞,仿佛要将他们的样子刻在心里:

“前路漫漫,关山难越,我知道你们心中或有忐忑,有对家乡亲人的不舍,有对前程未卜的忧虑。

这都很正常!但请你们务必记住,你们身后,站着的是千千万万期盼着你们能闯出一条生路的寒门同胞!

站着的是力排众议、赋予你们机会的皇帝陛下!站着的是这倾尽心血培养你们的金谷学堂,以及我和你们所有的师长!

秦小公爷、程小公爷他们教给你们的,不仅仅是几式防身的拳脚,更是在危难时刻能够临危不乱、保全自身的勇气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