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远面不改色,小手一拍桌子(差点没够着):“就是来作诗的!边塞诗,对吧?题目拿来吧,你!”
他这副小大人的模样倒是把众人唬了一下。掌柜的觉得有趣,便让他报了名。
很快,轮到杜远上台。一个十岁的农家娃娃站在一群长衫文人中间,显得格外扎眼。台下议论纷纷,都等着看笑话。杜老汉在人群里紧张得手心冒汗。
评委席上一个老学究捋着胡子,带着调侃问道:“小娃娃,你也懂边塞?可知边塞风沙苦寒,将士征战之苦?”
杜远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心中默念:王昌龄王大师,对不住您了,借您大作一用,都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呃,大唐乡村建设,额,不知道这时候王大师出生了没有,懒得去想了!
他抬起头,目光(努力做出)深邃,望向远方(其实是对着英雄楼的牌匾),用还带着童稚却异常清晰的声音,朗声吟诵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声刚落,全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落针可闻!
紧接着,评委席上那位老学究猛地站起身,胡须颤抖,眼睛瞪得溜圆:“这……这……”
另一个评委手中的茶杯“啪”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好!好诗!绝了!”不知是谁率先爆喝一声彩!
瞬间,整个英雄楼门前如同炸开了锅一般!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苍凉悲壮啊!”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何等气魄!何等豪情!”
“这真是一个娃娃作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