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真万确!”房玄龄将打听到的情况详细禀报,“此子自称姓杜名远,来自终南山下,作完诗拿了赏钱便迅速离去,无人知其具体来历。臣以为,此等天赋异禀之神童,若能好生培养,将来必是我大唐栋梁之材!其才思敏捷,胸怀韬略,观此诗便可见一斑!”
李世民在殿内来回踱步,心情激荡。他本身就是极爱才之人,更何况是这等闻所未闻的神童!
“杜远……终南山下……十岁……”他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求贤若渴的光芒,“山野之间竟藏有如此麒麟儿!玄龄,你说得对,此子绝不能埋没!”
他猛地停下脚步,斩钉截铁地下令:“传旨!命‘百骑’即刻出动,前往终南山一带,秘密查访这位名叫杜远的十岁神童!务必查明其确切住址、家世背景,速速回报!记住,是请!要好生礼遇,不可惊扰!”
“臣遵旨!”房玄龄领命,心中也为陛下的重视而感到欣慰。
很快,数名身手矫健、装扮普通的“百骑”精锐悄然离开长安,直奔终南山方向而去。他们得到的指令是:查找一个十岁左右、名叫杜远、极具诗才的神童。这个任务目标,听起来似乎很明确,但又如同大海捞针。终南山范围何其广大,山下村落众多,谁又能想到,他们要找的“神童”,压根不在终南山主流区域,而是躲在更偏僻的、几乎与世隔绝的杜家村呢?注定是要查个寂寞了。
而此刻,那个搅动了长安风云、引发帝王关注的“罪魁祸首”杜远,正优哉游哉地回到了杜家村。
把买回来的年货和剩下的铜钱交给喜笑颜开的杜柳氏,又把文房四宝像宝贝一样收好(再次肉痛花了那么多钱),杜远看着自家这几间低矮破旧的茅草屋,再对比长安城的繁华(和混乱),心里忽然生出许多感慨。
虽然家贫,但这里有温暖,有希望,有他一手推动的改变。比起长安那些冰冷的坊墙和嘈杂的市井,这里反而更让他安心。
一时兴起,他摊开新买的纸(深吸一口气,告诫自己省着点用),磨好墨,提起笔。杜子腾和杜子鄂两个跟屁虫立刻凑过来,瞪大了眼睛准备看“仙童”又要施展什么仙界法术。
杜远略一沉吟,心中再次默念:刘禹锡刘前辈,对不住您了,您的大作我也先借来用用,装点一下门面……
于是,他挥毫泼墨(尽量控制着十岁孩子的手抖),在一张不大的纸上写下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