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陋室铭》引发的深思

“大儒?隐士?”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拔高,目光如电,扫视着殿下的衮衮诸公,“尔等可知,作出此等文章的,并非什么皓首穷经的老儒,亦非避世隐居的名士!”

他停顿了一下,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砸在众人心上:

“他只是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垂髫少年!一个生活在山野乡村、居于陋室之中的孩童!”

“什么?!”

“十二岁?!”

“这……这绝无可能!”

大殿之中瞬间哗然,所有大臣的脸上都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十二岁?作出《陋室铭》?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觉得不可思议?觉得难以置信?”李世民的声音带着冰冷的嘲讽,“朕初闻时,亦与尔等一般!但事实便是如此!不仅如此,英雄楼诗会力压群儒者恐怕也是他!”

一连串的重磅消息,如同一个个惊雷,炸得满朝文武头晕目眩,目瞪口呆!那个让他们猜测了数月、遍寻不着的绝世神童,竟然真的存在,而且所有的事迹,竟然都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就在众人还未从这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时,李世民的质问如同狂风暴雨般袭来:

“就是这样一个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心系黎民百姓的少年英才!!”

“他为何要隐姓埋名?为何要藏于深山陋室之中?!”

“为何宁可对着田埂庄稼、对着猪牛鸡犬施展才华,也不愿将这满腔才学,献于朝堂,报效国家?!”

“是朕不够贤明吗?是这大唐容不下天才吗?”

“还是尔等尸位素餐、党同伐异、堵塞贤路之风,已然让天下贤才寒心怯步,只能避世不出,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