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军民鱼水情与杜远的计划

“子鄂!快!这窝是个大家伙!快来搭把手!”杜子腾喊了一嗓子,竟隐隐带出了点指挥的架势。

“来了来了!”杜子鄂抹了把淌进眼睛的汗水,拄着铁锹一瘸一拐地蹦过来。兄弟俩合力,嘿呦嘿呦地从泥土里刨出一窝硕大饱满的红薯。虽然累得气喘如牛,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两人脸上都露出了憨厚而充实的笑容。

周围的老兵和村民看着他俩的狼狈样和进步,都发出了善意的哄笑。有老兵打趣道:“嘿!俩秀才兵,今天像点样子了!晚上炊事班给你们加个鸡腿!”

杜子腾挠着后脑勺,嘿嘿傻笑:“谢……谢叔!应该的,应该的!”(他似乎完全忘了,自己来这里的初衷是“接受训练”,而非“投身秋收”)。

昨日,房玄龄已将在杜家村的见闻、军营交接事宜以及杜远提供的更为详尽的规划文书妥善整理完毕,带着满满的收获与震撼,心满意足地启程返回长安,向陛下复命。

此刻,杜远正独自立于村后一处地势高耸的坡地之上,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统帅,远眺着脚下这片即将迎来天翻地覆变化的宝地。他手中执着一卷自己绘制的糙纸地图,上面已用炭笔画满了各种符号与交错纵横的线条。

杜家村所在的这片山谷,地形得天独厚,堪称鬼斧神工:

它宛若一位太古巨神挥动利斧,在大山深处劈出的一道狭长而隐秘的裂隙。东西北三面皆是壁立千仞、难以攀援的陡峭山峰,形成了无比可靠的天然屏障。唯一的出口,便是那条紧贴着谷中潺潺小河、蜿蜒曲折近二十里方能通向外界的生命通道。整个山谷内部却异常平坦开阔,宽度约有两里许,宛如一个被精心隐藏的世外桃源。那条清澈见底、水量丰沛的小河如同一条闪亮的玉带,自山谷最深处流淌而出,贯穿全境,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水源。小河两岸,是大片平坦而肥沃的冲积土地,如今大多还被茂密的灌木丛及过人高的杂草所覆盖,仿佛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绿色绒毯。杜家村先民以往的开拓,仅仅触及了靠近谷口的这片区域,更深、更广袤的腹地,依然沉睡了千年万载,保持着原始而丰腴的状态。

杜远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山谷的每一寸土地,脑海中的规划图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实地勘测结论:他已初步踏遍了山谷,发现越往深处,土壤因常年落叶堆积腐化而愈发黝黑肥沃,数条清澈的山涧从岩缝中渗出,汇入主河,使得水源更为充沛。大部分土地都极其适宜垦殖,仅少数区域散布砾石,正好可清理出来用作修建道路和堤坝的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