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突如其来的“御前命题作诗”,还是来自一位八岁小公主的“命令”,让杜远猝不及防,愣在当场。周围准备送行的李世民、长孙皇后及众臣先是一愣,随即都善意的笑了起来,只当是小孩子离愁别绪下的玩闹之举,并未当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杜远看着小公主那无比期待、甚至带着一丝害怕被拒绝的执拗眼神,再想到她虽锦衣玉食,却长于那九重宫阙、琼楼玉宇之中,或许真的常感“高处不胜寒”,缺少这金谷间的烟火温暖与自在欢笑。

他脑海中如同电光石火般,瞬间闪过了前世那首冠绝千古的中秋绝唱,其意境之超脱、情感之深邃,与此刻的月下离别、以及对宫廷生活清冷的隐约感触,竟产生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奇妙共鸣。

他脸上的轻松笑意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而深远的神情。他缓缓站起身,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灯火人群,投向了夜空中那轮愈发明亮、清辉洒地的银盘玉轮。晚风吹动他的衣袂,周围的笑声不知何时已然平息,所有人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沉静所吸引,好奇地望向他。

只见杜远微微仰头,对着那轮明月,声音清朗如玉磬,却又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仿佛与天地对话的深沉气韵,缓缓吟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半阙一出,万籁俱寂!

李世民脸上的温和笑意瞬间冻结,瞳孔微微收缩,身体不自觉地前倾,握着酒杯的手指骤然收紧!他博览群书,精擅诗文,太清楚这寥寥数句所蕴含的磅礴气势、旷达胸襟与出世意境!这绝非吟风弄月之作,这简直是谪仙之问!

房玄龄和杜如晦捻着胡须的手僵在半空,眼神锐利如鹰,死死盯着杜远,口中无意识地跟着默念,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入脑海!

长孙皇后早已忘了仪态,纤手轻掩朱唇,美目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艳之光!魏征更是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雷霆劈中,身躯微微一震,那双惯于洞察人心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无边的震撼与折服!

就连程咬金、尉迟恭这等粗豪武将,虽不通诗词精妙,却也觉这词句朗朗上口,气象万千,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杜远仿佛完全沉浸在了那超然的意境之中,对周围的反应浑然未觉。他语调微转,带上了更深沉婉转的感慨,继续吟道: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